(图片:7月1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爆发示威抗议活动。)
股市汇市承受下行压力
经济的糟糕表现还导致股市暴跌,巴西主要股市上半年跌幅高达22%。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的预期导致资本外流和外贸逆差的影响,巴西本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一路下跌,目前已跌至四年来新低。
汇率的下跌虽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巴西的外贸出口,但却使国内深受输入性通胀影响,物价进一步高企。同时高通胀降低了现阶段政府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措施的边际效用,使其进入了瓶颈期。
内部结构性问题是“病根”
针对巴西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外部市场需求的减少影响了出口,但主要原因仍是内部结构性问题。其一,资源类行业过度扩张,制造业不断萎缩;其二,企业赋税沉重,导致制造业竞争力受损;其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据统计,目前巴西制造业企业所需缴纳的繁多税种,累计已占成本的35%至50%,这使“巴西制造”在国内、国际市场均无竞争力可言。近年来,制造业在巴西经济中所占比重已由60%降至25%以下。而在出口产品构成中,铁矿、石油、大豆、肉类等初级产品占到了80%以上。
巴西经济的这些结构性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的牛市,减弱了改革动力。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结果,使巴西经济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增势极不稳定。
面对国际需求不足等外部压力,巴西政府一方面通过提高关税、反倾销调查,保护国内工业不受进口冲击;另一方面连续放松银根,以提振消费和投资。
然而,这些政策带来了不少负面效果。如贸易保护措施助推了国内通胀高企;降息政策之下,投资不见起色,家庭负债率却水涨船高,已达到36%高位。经济近乎停滞、物价又普遍上涨,成为今年6月中旬大规模示威游行的主要诱因。
为此,巴西当局被迫重启升息周期。不过,分析人士担忧,若升息节奏不当,可能造成投资萎缩,进一步打击本已萎靡不振的制造业。(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