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艰苦奋斗本色(2)

新疆: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艰苦奋斗本色(2)

艰苦奋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基础薄弱,东西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大手大脚;也不能因为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自以为是、心存懈怠。必须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人均经济总量差距更大,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要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依靠全体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发展起来、富裕起来、强大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艰苦奋斗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艰苦奋斗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的需要。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反对享乐之风、奢靡之风,对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个革命者,在创业时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生死存亡的激烈斗争中,往往比较容易做到甘苦与共,团结奋斗。而在革命成功之后,物质生活条件好起来,有些人往往忘记了创业时期的艰难岁月,就容易贪图安乐,追求享受,脱离群众,甚至蜕化变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贪污受贿、搞权钱交易,蜕变为腐败分子。这些人的问题性质和程度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理想信念淡化、弱化,甚至动摇,从思想上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头脑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急剧膨胀,丧失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终深陷泥沼,不可自拔。大量事实表明,艰苦奋斗是清正廉洁的本质,而享乐主义是滋生腐败的诱因。

准确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内涵,才能在新形势下传承、发扬好艰苦奋斗精神。讲艰苦奋斗,不是要我们再去过原来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行僧生活,不是在表象上“穷过渡”。共产党打天下治理国家的目的就是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社会进步发展了,物质条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自然要提高,人民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应该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我们追求的。

如前所述,任何时候、考虑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不能离开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宗旨和伟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应把握两点:第一,从物质层面上讲,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应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相适应,与自己的客观现实条件相适应。不能盲目攀比、好高骛远、大手大脚、脱离实际,更不能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无度、铺张浪费。第二,从精神层面上讲,就是要求我们要有不畏艰险、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和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为民谋利的道德情操。尤其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激励动因、一种行为规范、一种道德操守长期坚持下去。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政治追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