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奴:迷失在方寸之间

手机奴:迷失在方寸之间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这句网友的笑谈,无疑将现实生活中一个庞大而容易忽视的群体——“手机奴”,形容得惟妙惟肖。当科技日趋进步、手机日渐强大时,我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遭受裹挟,又在眨眼间心甘情愿地追逐更强大的“爱疯”、“炫酷APP”和一波又一波时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小保姆”。人们不禁要问:手机的发达已无孔不入,究竟是让我们更幸福,还是更悲哀? 

欲罢不能:“手机比妈还亲”

对于随身携带两部智能手机的北京白领赵诗意来说,生活离不开手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好像眨眼一样成为自然的生理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看看手机,否则心里不踏实。”

全球最大传播集团WPP公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

在互联网上,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帖子受到大批网友的追捧:“手机依赖症”的几大表现,你中招了吗?其中包括“手机叫你起床,手机哄你睡觉”、“朋友聚会吃饭先拍照,然后各看各手机”、“忘带手机如同丢了魂儿”等现象。在超过5000条的跟帖与评论中,一些网友不仅表示自己“全部中枪”,还增加了“手机里有秘密怕人看见”“铃声幻听”等新的症状。

地铁里、餐厅中、家庭聚会上,低头玩手机已成为一道“见怪不怪”的风景。网友“心行走在路上”说:“我上班玩手机,下班还玩,睡觉前也要玩,反正就是机不离手,感觉比妈还亲了。虽然也很希望摆脱对科技产品的依赖,但早已经欲罢不能。”

隐形杀手:“迷失”渗透下一代

为了帮助手机依赖症患者“戒断”手机,全球电子商务网站ebay曾邀请了数名应用狂热者进行了“脱离手机应用”的实验。实验发现,有1/3的人难以熬过4天,甚至有人说“戒断”手机就好像戒烟一样困难。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购物、工作、阅读新闻需要手机,如果没有就会感到“迷失”。

当手机成为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它潜藏着的很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从人们常说的电波辐射到对视力的影响,乃至不良使用造成的电池“爆炸”,手机成为人们熟悉而又大意的“隐形杀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弱视防控医师卢金华从事了12年验光工作,亲身感受到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的增加。“每年递增速度至少在10%以上,并且低龄化的发展速度太可怕了。”卢金华说。

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李旭东说,对于自制力差的儿童来说,智能手机中丰富的游戏、音乐、聊天等娱乐功能的“诱惑”难以抵御,不仅使得视力受到影响,也会妨碍孩子与同龄人交往,造成一定性格障碍。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会对右脑的利用有不利影响。而人的右脑与视空间的能力比如美术、视听等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会造成障碍。

本文关键词: 赵琬微 手机奴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