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脱孤:拒绝科技对人性的“精神强奸”
“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没了手机会觉得特孤独特无助。”在大连工作的80后白领刘福强是一名拥有多部苹果手机的“果粉”。他认为,手机是目前最好、最方便的沟通工具之一。尤其是苹果和三星系列,带给全世界轰动一时的娱乐效应,也带给人们无法抗拒的诱惑感和拥有它的自豪感。
所以,就好比小孩看到了新奇玩具,一种极度的期待感油然而生……不可否认,苹果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了,也可以理解成恋物癖而不能自拔。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在这个“气泡”里享受着多媒体、图片、商务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沟通娱乐平台。从表面上看,它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手机让每个人社交范围扩大,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专家张洪生认为,社交媒体的黏性和惯性到达临界值后,便容易形成网络和手机依赖症,一旦形成瘾便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他建议,感觉自己过度依赖社交网络的人首先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上网和玩手机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
专家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手机依赖的实质是对信息的依赖,其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以手机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对人类的异化。面对这种“精神强奸”,一方面,人们身不由己地要让自己跟上时代节奏,否则会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另一方面,人们又自愿享受起新科技带来的愉悦。因此,要摆脱手机依赖症,就要尽量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往,避免被网络奴役化。(记者 赵琬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