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学塑“型”,为“梦”奠基
学习是实现理想、成就梦想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的在于有效提升各级党组织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以逻辑和理性的学习和认识进一步增添对目标的追求。
从5000年的国史来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学习史。华夏祖先的勤奋钻研和自强奋进,形成了四大发明的诞生、丝绸之路的通达和文明古国的雄起的局面;近代以来,国人因荒废了对蒸汽机原理的研究和发明创造,输在工业化革命的起跑线上,最终摆脱不了作为“东亚病夫”被八国联军恣意凌辱及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厄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打开国门迎接知识经济和WTO的挑战,收获了“金砖国家”的美誉并跻身于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地位;近十年来,我们把学习作为创新驱动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进,使飞天梦、强军梦、富民梦等一个个梦想逐一成为现实,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事实证明这一切并非是曾经的“南柯一梦”,也决非“痴人说梦”。
从90多年的党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史。毛泽东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总结了我党成立28年以来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建国方略,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邓小平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辟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文革”经验教训,科学阐述与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把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总结,形成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升华。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从30多年的地方史来看,覃家岗街道的发展史是一个对幸福生活的创造史。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覃家岗干部群众就以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抢占了发展的先机,赢得了集体经济的第一轮大发展,一举夺得了“中国乡镇之星”、“全国优秀街镇”等国家级荣誉。1994年,童家桥村民远赴沿海发达地区取经,通过勤学、善学把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功引入覃家岗,在本地开花结果,成为推动辖区第二轮经济大发展的先行者。如今,街道各级党组织正带领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学习转型发展之道,在探索中学习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以强有力的正能量推进覃家岗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在全市各街镇中领跑,朝着率先建成直辖市现代化文明示范街道的梦想前进。我们能赢得今天的发展局面,与坚持不懈地将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推动发展是分不开的。学习为城市品位的提升,为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干部群众发展能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正确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基层党组织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乐于创造的成熟标志。学习实践无止境,探索真理无止境,追求梦想无止境。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群众共同愿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构想必备的力量源泉才永不枯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