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坚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身入心入情入,想干实干苦干
“第一书记”该怎么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在郓城县黄集乡郭庄村,山东省文化厅选派的王炳春把结对帮扶当作突破口。在走访特困家庭时,王炳春遇到一个12岁的辍学女孩。她的父亲身患癌症无钱医治,在绝望中上吊自杀,母亲精神失常。
“愿意继续上学吗?”王炳春连问了好几遍,女孩不说话,泪珠顺着黑黑的小手往下掉。王炳春掏出1000元,请村干部第二天就把孩子送回学校,并承诺要一直供她读完大学。“五一”假期,王炳春又从城里邀请了3个家庭来到村里,与另外3个特困家庭结对帮扶。
“当天,村民自发燃放起了鞭炮。正是因为这一举动,村民才知道我这个‘第一书记’是真心来帮助他们的。”在随后的全体村民大会上,王炳春趁热打铁,提出盘活资源、修路筑桥、建设文化大院等17项倡议,赢得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同。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身入心入情入,想干实干苦干。来自中国银行济南分行的张金柱已经57岁,是3位年龄最大“第一书记”之一,到平邑县温泉村头4个月只回家过4天,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前6天,走访遍全村950户人家;第九天,解决了全村吃水难问题;第十二天,解决了村民支付、转账、存取款难的问题;第二十三天,为村里配置了亟须的设备;第二个月,解决了村内10名青年就业问题;第三个月,解决了15名贫困孩子的上学问题;第四个月,解决了困扰全村多年的电力改造难题,成功扩大蒜黄生产面积200余亩。
短短一年间,582名省直“第一书记”从制定帮包规划做起,发放调查问卷12万份,召开座谈会5000多次,帮350个村修路740多公里,为104个村更换了变压器、维修了线路,让134个村通了自来水。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农民合作社等措施,“第一书记”引进致富项目494个,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40多万元。
与以往的帮包工作不同,山东省委、省政府此次明确思路: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
在莒南县石家崖村,来自山东省纪委的李鹏一到村,就碰上了准备“撂挑子”的村支书。因为觉得“群众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好就骂你”,为重振村支书的信心,李鹏瞅空就跟他谈心,找机会带他外出参观学习。今年初,这位支部书记被评为“乡村之星”,还当选为县里的党代表。
把村干部推向前台,“第一书记”甘当“影子”。破解难事、协调关系、争取项目“第一书记”冲在前,出成绩、树威信、露脸的活让村干部去做,使村干部的腰杆硬起来,形象树立起来。在省直“第一书记”指导和帮助下,582个贫困村党支部发展新党员378名,培养后备干部766名,健全制度1165个,新建、扩建、修缮活动场所447个。
在坚守中提升——“看起来是我们出人出钱出物帮扶贫困村,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干部”
3个月前,山东省经信委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望母山村村民张贯葵、张开香、赵峰自发筹集800元钱租车,凌晨3点从家里出发,奔波300多公里赶到济南,专程送来按有村里100多户村民手印的联名请愿书和一面锦旗。这一切,只为挽留“第一书记”薛立曾。
作为首批“第一书记”考核组成员,山东省农业厅农业杂志社的副总编赵树海讲了一个故事。在苍山县南桥镇界坊村时,一位中年男子把一束塑料花放到“第一书记”杜辉升面前,也不管自己是否打断了正在进行的会议,说了一句“感谢杜书记”。
按照规定,考核环节之一为举行村“两委”成员、在家党员和不低于1/2(1000人以上的村不低于1/3)的户代表参加的群众测评会,请群众打分。正值农忙浇水的季节,考核组对群众能否参加测评会一直比较担心。“实际看,参加测评的党员干部群众,几乎每个村都超过了规定比例,最多的来了87%的户代表。”很多考核组成员直言意想不到。
群众的挽留是对“第一书记”最高的褒奖。很多乡村出现了十里相送的感人场面,村民们将“第一书记”团团围在中间,拉着手、搂着脖子不让走。
“看起来是我们出人出钱出物帮扶贫困村,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干部。”一位高校的组织部长说,“第一书记”在村里一年经受的锻炼,比机关3年还要多、还要强。
一位曾在机关做农网改造工作的“第一书记”坦言,以前天天就是一堆数字,工作成绩一大堆,“但真正到了村里,看到220伏的电压有时不到120伏,电灯用不了,电视看不了,一用电磁炉就跳闸,真想打自己的耳光”。
后进面貌不改变,帮包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回。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许下的庄严承诺。目前,第二批省直机关的586名“第一书记”已经入村开展工作。新的一年,他们将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脱贫致富服务队。
山东省委组织部主抓这项工作的负责同志说:“实践充分证明,群众需要干部,但干部更需要群众。谁能吃苦、谁不怕困难、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谁就能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在机关练不成的本领。培养这样一支知农、爱农、惠农的队伍,正是山东新农村建设的希望所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