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卢浮宫泡脚”不必道德过敏
日前,一组中国人在法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并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但也有网友对此驳斥,认为有不少外国人也照样会在卢浮宫泡脚,不能摘出国人来横加指责。
在公共场合洗脚,本来只是关乎道德,考量素质,但因为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洗脚,仿佛一下子使事情变得复杂而诡异。面对国人素质低的指责,不少网友愤愤不平,一方面强力反诘,外国人也洗,并且洗脚的外国人居多;另一方面备感受辱,认为所谓的国人素质低,简直伤害了民族感情。
外国人洗脚,中国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洗脚,这简直就是“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阿Q思维。必须厘清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卢浮宫外的水池允许不允许洗脚?如果洗脚违规,哪怕是法国总统洗脚了,也不能佐证中国人洗脚就具有天然合理性。从媒体后续报道可知,卢浮宫工作人员让·保罗告诉记者,从卢浮宫管理层面而言,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洗脚的行为是要禁止的。既然如此,不论谁洗脚都不该鼓励。
富裕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出门看世界已经成了寻常事,但口袋富了,脑袋是否也富了?财富上涨了,文明是否也提高了?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
我们推崇的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有底气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启示与思考】
天热,所以需要泡脚。卢浮宫泡了,西湖也泡了,在价值标准上国人没有“非要去国外丢人”的主观愿望,也没有觉得在西湖泡脚就没有什么不好。很多人都觉得发“国人卢浮宫泡脚”的照片是大惊小怪,网上抨击泡脚的声音亦是吹毛求疵夸大其词,不够淡定。抨击者的理由却是很充分,最重要的一条是“丢了中国人的脸”。
人的需求和社会文明之间是有矛盾和悖论的。有个不恰当的比喻,从坐便器或蹲坑方式向抽水马桶过渡时,对很多人来说是历经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过程。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曾经就有过一个桥段,一个骗子冒充编导招摇撞骗,被余德利识破,现场揭穿他刚刚如厕时必定是站在马桶上出恭的。
抨击泡脚者素质低是没有错的,但要是高举道德的大旗,认为“丢了国人的脸”大可不必,说白了,生命个体之间谁能代表谁呢,无知者会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拱手相让的,批评时先搞清自己和他人的权益,才可能是清醒的发言。同样,那些轻描淡写的原谅泡脚者们的行为,还捎带着咒骂了批评者们的“不自信”和“破坏中国梦的险恶用心”、“破坏和谐社会理念建立的无耻思想”,或许拥有宽容真的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揣测他人有恶毒之意时,往往是有些人要么内心有此恶念,要么就是真的无知到底了。
仔细想想,能够有机会去卢浮宫水池泡脚的一定不是什么工薪阶层的人士,或是在家耕田的农户,都是先富起来或有一份体面职业或工作的人士,体面的薪水和体面的工作却没有体面的行为相配,除了无知之外也真的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了。
对于泡脚事件的网上观点中,两种对立观点都没有冷静地对待“发生无知行为”之后,中国民众对自己国民性做出反思,只是围绕着讨论“蹲坑合理”,还是“马桶文明”进行纠结,没人讨论排泄亦有文明的方式和必要。之前是刻字,这次是泡脚,鬼才知道下次国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真的很无知——问题是,国人无法自己觉醒过来。
然而,我们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是中国游客,还是外国游客,能不能在卢浮宫前的喷泉水池里泡脚,或者在喷泉水池里泡脚算不算不文明行为,不是由我们中国人来判定,而是由水池的所有者、管理者认定。如果卢浮宫自身都不反对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都不认为中国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是不文明行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指责在喷泉池中泡脚的同胞游客呢?对于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行为,管理方没有任何制止和反对的动作和提示,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那就是这种行为并不算不文明行为。
实际上在欧美国家,游客和市民在喷泉池中泡脚、戏水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很正常、很普遍,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是不文明行为,是低素质的表现。
其实游客的一种行为究竟算不算不文明行为,说到底就是这种行为有没有带来危害性、破坏性,从这个层面讲,喷泉池中泡脚与“到此一游”有着本质区别。游客泡脚的西湖、喷泉池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水,水会循环利用,泡脚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这大概也是,英国的某景区喷泉池敢于明确打出了“欢迎泡脚,请勿饮用”标语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人的一些并非不文明的行为,结果被很多国人认定是不文明行为,遭到激烈批评,说到底还是我们中国人自身的自卑心理在作祟。近些年来,不少国人出国旅游,但是由于身上的低素质,在国外景区确实有过很多不文明行为,导致不少外国景区贴出了中文版的“禁止大小便”、“请勿大声喧哗”等“温馨提示语”,让中国人的不文明和低素质名声在外,也损害了中国的整体形象。这样的一个现实让很多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天然的错觉,总认为自己觉得不好、不对的行为一定就是不文明行为,就必须批评和禁止,特别是在外国景区,完全不顾这种所谓的不好行为本身并不算不文明行为的事实,这种自卑心理应当引起国人的反思。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