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有勇气“治治病”

党员干部要有勇气“治治病”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如何深入扎实搞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而“治治病”,则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总的归宿和落脚点,是决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应当充分肯定的是,在我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伴随事业的发展,党的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党员、干部队伍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的问题不仅客观存在,有些还很严重。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坚强的勇气“治治病”。

1

一、“治治病”,必须及时找“病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要“治病”,首先就是要找准“病症”,这是治好病的前提。特别是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各位党员、干部必须及时找“症状”,要敢于揭短亮丑、自我暴露问题,要有敢于认清“病症”的胆识。

那么,究竟怎样认清“病症”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认真“照镜子”。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反对“四风”作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在“照镜子”时,一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镜,要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四风”问题的若干表现形式,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对对号,真正从心灵深处认清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查找自身在理想信念和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二是要以党章党纪和国法为镜,切实查找自身在践行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三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镜,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去官气,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期盼、接受群众的批评,从基层工作的成效和人民群众的反映中反思不足,查找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四是要以先进模范为镜,认真学习各类先进典型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先进查问题。

对于自己找不出、找不准自身“症状”的个别党员干部,要勇于请组织、同事和群众帮助自己“照镜子”,通过组织点、同事帮、群众提的方式查清“症状”,真正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