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项规定”为尺,分析基层干部存在问题原因
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结合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主观方面,放松世界观改造,思想蜕化变质,是导致歪风邪气蔓延和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一是价值观扭曲。在查处涉及腐败案件的干部中,许多基层领导干部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工作上也取得过成绩,但是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后,就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富起来,就感到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辛辛苦苦工作、奋斗几十年,自己吃亏了,总想着攀比,总琢磨着给自己找条后路,世界观、人生观、群众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了扭曲,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个人主义逐步发展,甚至恶性膨胀,思想发生了蜕化变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要权利不思责任,从享乐主义进而走向极端利己主义,最终必然导致以权谋私,走向消极和腐败。二是丧失理想信念。少数人在对社会现实的评价中,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认为社会毫无希望,自己无力改变现实,不如趁机也捞点什么,不捞白不捞。得意时想的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失意时想的是“升不了官就得捞钱”。三是廉洁意识淡薄。由于价值观变异,少数党员干部没有了廉洁观念,不能把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工作中不能公私分明、生活中不能洁身自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仅缺乏必要的自律,而且千方百计为自己的不正之风和不廉洁行为寻找正当理由,逃避监督。
客观方面,一些领域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使一些人进行形形色色的腐败活动有机可乘。从近几年查办的案件来看,很多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都与某些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存在缺陷有关。目前的分配制度、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完善,使得有的人心态失衡,心存侥幸,就利用权力大搞权钱交易。另外,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的基层单位出纳、会计一个人任,公章、私章一个人管,不出问题都难。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置民主集中制原则于不顾,家长制作风严重,在干部任用、资金安排等重大问题上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严重;有的违反有关制度和规定,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等环节搞暗箱操作,行贿受贿,以权谋私;有的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当作耳边风,不认真执行,最终从那些看似“小事”、“小节”的问题上滑向了严重违纪违法的深渊。
管理方面,教育、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一是教育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有的基层单位党组织软弱涣散,好人主义盛行,怕得罪人,对干部疏于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理的不处理,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到超越违纪违法的底线不教育不处理,出了问题不是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托人说情护短。二是监督流于形式,不够有力。从查处的一些案件上看,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领导干部依然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无法监督”的问题,监督部门也存在监督上级怕丢“位子”,监督同级怕伤“面子”,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的思想,出现下级对上级是捧着,上级对下级是哄着,同级之间相互让着的问题。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加强监督是跟他过不去,不自觉接受监督;有的即使发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和违纪问题,既不批评,也不报告,怕监督影响团结,影响自己民主推荐的得票率,任其发展,最终酿成大错。
三、“八项规定”为据,切实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
当前,全党都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以八项规定为镜子、做尺子,照镜子找缺点,量尺子找差距,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着力促进作风转变,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培养勤学善思之风。很多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学习意识淡薄,自学能力差。通过学习八项规定,应清醒地认识到: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就要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状态,着力解决学习入耳不入脑、入眼不入心的问题和学习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的问题,努力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思考、辨别的习惯,理解掌握和消化吸收知识,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现在的基层干部基本都出身农村,对农民群众的生活是有深刻体会的。当了干部以后不应该忘本,要时刻保持农民情结和公仆情怀,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真正“身”入基层,“心”入百姓,拉下所谓的“面子”,放下无谓的“架子”,俯下高大的“身子”,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群众工作的本领,主动回应群众新期待,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