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做“除法”以绿色促转型

湖北:做“除法”以绿色促转型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所谓的富足。”这是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明确提出的要求。

浑浊空气、污染水源、重金属土壤,让人们对生存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担心。拒绝坐宝马喝脏水,不因金山银山失去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最迫切的社会呼唤。怎样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怎样让人们的幸福感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湖北提出要敢于做好“除法”,真正做到生态立省。所谓做好“除法”,就是在做大GDP这一“分母”的同时,加快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着力提升绿色经济的比重,并让“分子”的增速快于“分母”的增速。

做好“除法”,实质上是更加凸显绿色GDP的比重,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追求经济体量上的增长,转变到注重绿色生态环保,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意味着发展思路和方式的重新定位。

绿色GDP不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更是一种价值选择、政绩指向。我们是看重增长数字的光辉,还是更看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看重眼前的、不计代价的短期效益,还是更看重有质量、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干部的政绩考核是简单以GDP论英雄,还是将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指标和实绩纳入进来,这些都是现实的选择和真实的考验。在行动上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回答,才能说明“不以破坏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践行。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享有较好的生态基础,如何将这种自然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直接关系到经济转型的后发之力。

智慧武汉、宜居宜昌、绿色襄阳、生态恩施的自我定位,无不是以尊重自然生态、发展绿色产业、发掘创新优势为根本。武汉格林美实现了将垃圾变废为宝,凯迪电力和东湖高新也形成了以环保工程为核心的产业链。湖北的绿色经济正在起步,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绿色经济的增长还要加速、体量还要更大,绿色产业、低碳技术还需要向更广大的领域延伸,加快做大生物、新能源、高新技术等产业,真正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两型”社会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梁子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补偿和梁子湖流域生态补偿办法等相继启动,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湖北正在做、并将继续做出努力。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湖北要以先行先试的更大勇气与担当,当好探路者和领航员。如何发挥利用好这个政策优势,努力探索出发展转型的可行路径,我们重任在肩。

从传统到绿色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绿色经济任重道远,但不可迟疑、不可等待,否则将错失时机。湖北有丰厚的科教资源,但绿色技术转化渠道不畅,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湖北湖泊大量减少,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承载力日益趋紧。这样的现实不尽快改变,生态优势就可能变为生态瓶颈。在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上,更需要全社会增加认识。

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做好“除法”,以绿色促转型,湖北打造经济升级版必将会有看得见的进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