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因何而起? "延迟退休"是否现实? (2)

延迟退休,老龄化社会必然选择?

【焦点】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14.3%,大大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是否会迫使我们延迟退休年龄?

【观点一:用好老年群体,人口第二红利可期待】陈佳鹏说,退休年龄若能从60岁上调到65岁,每年可增加8.83%生产人口,减少23.23%老年人口,相当于同期增加1/3的劳动力资源,这对经济发展影响十分可观,人口第二红利值得期待。但考虑到劳动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禀赋,调整退休年龄比较理想的时机应该在第一期红利结束之后,也就是2038年至2043年期间。

【观点二:人口红利一去不复返,延长退休年龄条件不成熟】蔡昉认为,人口红利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经济现象,一旦逝去将不可复返,所以不存在人口第二红利之说。因此,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就需要特别谨慎,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很容易把接近和超过退休年龄的这部分人的脆弱性暴露出来,很可能处于既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社会保障的尴尬与无助状态。

【观点三:延长退休年龄将加剧年轻人就业难】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我反对简单地延长退休年龄,一些权力部门的领导干部恐怕还希望一辈子不退休呢。他认为,今年我们已经面临了最难大学毕业生就业季,延长退休年龄只能更加剧年轻人的就业难。

【记者点评】无论我们是否情愿,老龄化社会的不期而至,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面对,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策略也一定应该是深层次和综合性的。若没有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入的提高、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保障,而简单地考虑延迟退休年龄,不仅有丢包袱之嫌,还会加剧已经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侯大伟、周婷玉、姜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