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2)

上海自贸区最大风险是权力与金融 (2)

其次是金融效率与风险的控制。

深圳前海尝试的是小范围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资,而上海自贸区则是更大范围的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尝试。

东南亚等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尝试过汇率市场化,但由于经验、能力与经济实力不足,开放到一半,就积聚起巨大的债务与泡沫,短时间内泡沫崩溃。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后发国家成功地进行彻底的汇率市场化改革,甚至发达国家也风险重重。日本汇率彻底放开的结果是泡沫上升而崩溃,美妙的欧元禁不住次贷危机的轰炸,再也无法与美元旗鼓相当。

人们最担心的是,人民币重蹈东南亚与日本货币泡沫覆辙。有媒体披露,根据方案,将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试验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自由兑换人民币。此外,上海自贸区拟将作为中国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将在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中为中国加分。

不出意外的话,企业将排队在上海自贸区备案,境内外大规模的货币将涌向上海自贸区,形成庞大的货币堰塞湖。货币自由的原则就是,打开一道缝,就相当于开了一扇窗,开了一扇窗就相当于开了一道门。上海自贸区的货币水位必然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带来更多的资产泡沫。这是金融业监管者持保守态度、不积极支持的最大理由。汇率风险是上海自贸区面临的最大风险,如果产生泡沫外溢,将给反对者提供最好的武器。

有鉴于此,预计上海自贸区的贸易企业、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物流企业等将得到更大的货币兑换自由度,而资本项目彻底放开有待时日。但迟早会放开,资本项目不开放的上海自贸区如同跛脚鸭,难以前行。

上海与香港没有可比性,香港的特殊地位导致其模式不可能在内地大规模复制,只有上海的成功模式才可能复制到其他地区。

这岂止是上海的保卫战,如果上海自贸区不成功,中国不通过改革绝地翻身,则中国经济危矣。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