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设计和发展模式看“中等收入陷阱”(2)

从制度设计和发展模式看“中等收入陷阱”(2)

三、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制度创新与转型发展

目前,在世界低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的两面夹击下,中国经济出现部分挤出国际分工体系的困境,外部环境的恶化还将进一步阻碍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迎面而来,能否借鉴经验,摆脱旧的增长模式的束缚,实现新阶段的持续增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1. 通过制度创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科学的制度设计是现实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

一是改革顶层设计和转变政府职能。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是中国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因素。顶层设计最能体现全局和整体利益,要站在全局角度,统筹规划、打破利益束缚,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机制。此外,还要自上而下地开展改革攻坚,包括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改变GDP导向的考核制度,实现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内的全方位考核。政府应通过制度改革,加强政府服务,重点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环境、生活设施环境、生态环境、产业园区环境;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政策支持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等。

二是强化资源在所有制和空间领域的结构平衡。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要强化资源在不同所有制结构中的平衡问题,要重视资源要素在国企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平衡;在信贷领域,要积极扶持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平衡资源配置在空间领域的结构,突出社会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平性和均衡,解决歧视性的制度安排。

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是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要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此,要强化实施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城乡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城乡差别权益,让户籍制度回归其本来的含义。

2. 通过发展模式转变,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除了要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发展模式转变方面有所作为,即通过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环境转变等方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双管齐下,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成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首先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发展过去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驱动,并由此形成了过度粗放的发展模式。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靠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等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驱动,要在经济层面坚持内需为主,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方面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劳动力素质;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先机,增加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比重,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比较优势的依赖,培育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新竞争优势。

其次是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目前,全球已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压力。我国再延续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物质消耗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唯有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型,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轨道。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结构调整视角来看,中国未来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扶植技术创新,完善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促使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以多种手段避开技术陷阱。要从要素投入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技术推动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换,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逐步转向自主技术创新。

第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从目前看来,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正处于以下几个关键期:一是产业发展正处于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关键期;二是产业结构正处于与需求变化相适应、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的关键期;三是产业结构正处于升级的关键期;四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正处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期。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兼顾发展前沿战略产业;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努力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出口产品从组装加工为主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带动国内服务业竞争力提升。

总之,我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方面需进行制度设计,形成新的驱动力。事实上,中国的制度变迁远未结束,体制改革的空间还很大,通过强化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性,为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更大动力,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之道。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发展模式调整,形成新的发展路径。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求关系和供给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坦途。(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