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良性运行的非制度化控制力量
社会控制作为一个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控制的形式有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两种。前者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后者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等。山西精神是一种具有非制度化社会控制特征和功能的力量,它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方面具有法律、政策、制度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社会整体来看,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得以实现并延续下去。“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从其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来看是十分有助于社会控制、从而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的。从避免偏离、矫正越轨的功能看,“信义”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维系社会生活的一条普遍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一种带有法制约束力的法则。我国的《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无不对诚信经营作出了法律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违背诚实守信原则的市场行为比比皆是,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走私骗汇等。治理这些行为,需要加大法治力度,同时也需要运用非制度化的力量,如文化、道德、舆论等手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信义精神,让崇信尚义蔚然成风,就可以让那些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失去存在的土壤和氛围,确保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正向社会变迁的能量之魂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和变化之中。古人曾以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隐喻来表达这种社会变迁的“意境”,如“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变迁按其演进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向变迁和负向变迁。正向社会变迁是指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负向社会变迁则是指社会倒退或社会停滞。除了社会生产力这个决定性因素之外,还有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和价值观等都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以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宗教、风俗、心态等精神文化,通过人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区域,如果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是不可能具有竞争力的,也是不可能加快发展进步的。山西精神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山西精神体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都蕴涵着推动社会前进的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具有铸魂作用。“人无信不立”,山西人的“信义”为个人和群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强劲的道德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的“坚韧”“创新”“图强”无不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坚韧”就是吃苦耐劳、执著无畏,就是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创新”就是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就是突破定势、与时俱进;“图强”就是自信自强、不甘人后,就是胸有大志、追求卓越。不管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任何时代都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蓄积、迸发发展进步的能量,山西精神是今天山西加快发展步伐、谱写“中国梦”山西华章的能量之魂。(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