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德国经济模式的借鉴意义(2)

李稻葵:德国经济模式的借鉴意义(2)

稳健的房地产市场

德国的房地产市场以稳健著称。从1975年开始到2011年,如果去除通货膨胀,德国的房价下降了22%,德国房租也是下降的,同时房价的波动性也是最低的。

仔细分析总结后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是供给补砖头。就是政府直接给开发商提供补贴,鼓励开发商开发房子,但是开发出来的房子不许卖,用于长期出租,而政府对租金有一定的管控,不能随便涨价。

第二句话是需求补人头。就是对于租房子而不是买房子的民众,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提供补贴。

第三句话是鼓励租房。如果租房子政府提供补贴,房租不能随便涨,每个地区每个房子的记录都是有的,只要房价涨一点,马上政府可以进行管理、控制。

第四句话是抑制投机。就是对于借钱买房子的这部分家庭,政府有相当的控制。比如说收入低的家庭如果要买房,政府反而要提高你的首付比例。原因是担心收入低的家庭买了房子又还不起贷款,变成金融体系房地产市场的包袱。这种做法跟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做法完全相反。总的来说德国的办法是鼓励租房,抑制买房,打击投机,非常有特色。

这对中国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要鼓励租房,我们的政策在租房这一侧缺位,一定要增加新建住房供给,尤其是租赁房的供给,同时提供一定的补贴。第二要严格抑制投机性的购房,适当提高购房的门槛,建立稳定的购房融资体系。

审慎的金融体系

何为审慎?首先,德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非常严格,以至于德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在欧洲是比较低的。整个欧洲一百家最大的银行平均回报率是9.9%,而德国平均的回报率是4%左右。为什么这么低?这是因为有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比如说2001年德国政府取消了对储蓄银行的政府担保,要求它们自己担保自己,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高风险行为。同时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要求非常高,所以整个德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监管带来的奇迹。

还有一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是消极的马克国际化。德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极其冷静,他们仔细研究了自己的情况,发现自己的金融体系远远比不上美国、英国那么发达。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经济总体规模与美国差很远,如果完全放开管制,资金会流入德国的商业银行,抬高马克的汇率,那么对德国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十分不利的。分析利弊之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消极应对国际上的马克国际化的呼声。

在金融方面德国对中国的启示是两条。第一条是审慎的金融监管具有全局意义,不仅能够避免金融业回报率过高的情形,保持金融业的稳定,同时也能使资金和人才逐步流入到企业、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被国际舆论以及华尔街的很多精英人士捧杀,我们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企业的承受能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