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近期,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研究中心联合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了“网络时代的群众路线——民心网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为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民心网是由辽宁省纪检委、监察厅于2004年5月21日创办开通的公开受理、公开办理、公开反馈群众诉求的网络工作平台。民心网的宗旨是:倾听民声、实现民意、服务民众。
对民心网这一网络时代紧密联系群众和倾力服务民众的新平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第一,民心网突出“民”字。这个“民”就是我们讲的群众。网络时代推行群众路线,其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为老百姓办实事,就是我们本身面临的时代课题。第二,民心网立足于“网”。首先,是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途径,联结成一个网络。其次,民心网利用网络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廉政监督,实现官民互动,充分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这个特点,体现了网络时代执政的新要求。第三,民心网的亮点在于“新”,不光是理念的新,机制也是新的。尤其是,体现了政府创新从统治到治理、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普遍发展趋势。民心网通过官民互动来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合作治理。
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实地调研观摩民心网倾听民声、集中民智、受理民诉、办理民事的实际运行后,就网络时代群众路线实践模式进行了座谈研讨。
专家学者认为,民心网的探索和实践对坚决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把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做到实处的途径。这体现在,第一,民心网为民办实事,老百姓遇到事情,找民心网。第二,民心网不仅为民办事,也为政府办事。有时候政府听不到、不知道老百姓想什么,困难是什么?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环境下,我们缺这个环节的话,一些小的问题激化矛盾,是社会群体事件爆发的一个突破点。通过民心网解决问题,缓解社会的压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三,民心网的主动精神令人感动。当前我们面临很多问题,如果大家都踢球,这些问题总也不会解决。尤其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民心网这种主动的精神,如果能够得到推广和发扬,我们的党群关系及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我们执政的能力、基础、整个情况都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