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中国梦的深层底蕴(2)

中国精神:中国梦的深层底蕴(2)

第二,中国梦是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的通俗表达。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等新的形势,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及外部环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备受国内外关注。习近平同志有关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就是对上述问题所作出的全面回应,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的具体体现。这些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主要包括: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执政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执政目标;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执政准则;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执政方略;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执政信条;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以及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为执政追求;以践行群众路线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反对腐败为执政突破口等等。这些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既体现了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解答,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与执政思路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第三,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通俗表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些论述都充分表明,在当今中国,维系民族血脉、建设人民精神家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如何确立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维系和强化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伴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快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等问题,始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根本任务。一个没有梦想、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一个没有真正幸福感和吸引力竞争力的民族,一个缺乏创新和活力的民族。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内涵,还有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意味着,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全社会共同的理想,确立我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就是要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联结起来,把每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联结起来,构建全民族、全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把握中国梦丰富内涵的三个维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既反映了我们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我们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既体现了我们在物质层面的理想追求,更体现了我们在精神层面的理想追求;既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复兴,也表明这一复兴是可持续的和不可逆转的。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应当立足于以下三个基本维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