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2)

新形势新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2)

(五)城市发展由单体向网络型发展转变,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内部组团发展和城市群协同发展

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主要的世界级都市圈、城市群都经历了由单中心扩张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模式转变。构建网络化、群落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更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城市内部组团发展,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防止城市的无序、过度扩张。另一方面,形成以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组成的城市群落发展模式,强调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合理的层级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城市间网络关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迅速,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也在形成和发展中。这些城市群从最初以自然、地缘、人文相接相似为前提的成片发展,到以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共享和基于产业链分工的群体协作分工,更出现了以产业集群、市场集群和政策优势等资源共享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群。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我国城市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日趋成熟。

 二、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在坚定不移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应重新思考和总结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城市发展道路。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方式。

(一)创新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发展理念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共识。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应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以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理念,向提升城市的质量、完善城市的功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变;以城乡共赢的城市化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以人文城市理念,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和品牌;以生态城市理念,探索城市的绿色发展方式,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融入生态循环的先进理念,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质量效率,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智慧城市理念,注重创新驱动和知识经济,建立以科教人才为支撑、智慧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以立体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形态集聚和功能密集区,以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对土地和能源的集约利用;以特色城市理念,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以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生态、特色建筑打造城市独特的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

(二)创新城市发展形态

城市形态是城市单体和城市群发展的“骨架”,是城市之间各要素高效合理布局的基础,更是城市自然特质和人文历史的有形载体。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应在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紧凑、景观特色协调多样、就业与居住适度均衡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形态的差异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多重性。一方面,应注重城市外观形态和风格的创新,改变过去长期同心圆式的环线交通路网和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方式,以现代建筑群勾勒城市天际线,镶嵌于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之中,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形态,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理念、方式和艺术,打造城市独具魅力的空间外观形态,为城市的特色发展百年大计积累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组成结构的创新。在城市内部组团布局、大开大合,设计多中心的都市空间形态,构建“紧凑型城市”。在外部,构建以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组成城市群落,基于城市间基础设施、市场要素、信息平台、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形连接和有形连接,构成有机的城市关联体和共享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与现代乡村之间的互动关联,形成城乡交错、大中小城市相间、疏密合理得当的现代城市群发展布局。

(三)创新城市组合功能

以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形态为基础,强调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的功能区分工与合作,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层次、多方面、动态的需求出发,构建以生产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体系,再造城市群落的组合功能。重点是加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以及乡村的生态涵养功能。以现代化的标准全面提升和完善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适宜现代人居、融合先进文化、集聚新型经济、包容开放合作的高端平台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的经济层次、产业能级、社会文明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能力、集聚辐射效应、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便利就医、就近入学,实现城市有序、高效、低耗运转。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