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

新形势新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

原标题: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我国继续推进城市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将来的城市发展被赋予更多内涵,城市不仅是现代化优质要素和资源集聚的载体,更应该是宜居城市和满足人们更多物质文化需求的空间;更多的城市群和城市群落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更是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集成体和综合体。

推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根本路径。新形势下必须以新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转变粗放的城市发展方式,明确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协调、可持续。

1378343512547

 一、中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方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我国城市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日趋成熟。

(一)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

从城镇化的整体趋势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城市发展也将进入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衡量城镇化进程的数量指标、速度指标和经济指标,应让位于突出城市发展质量的考核性指标和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从城市的发展质量来看,必须更加注重城市的建设质量(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城市建筑质量和风格)、管理质量(包括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城市应急管理)、经济发展质量(包括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集群化、高端化、生态化)等。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来看,必须更加注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强调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城市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人口、资源、技术、产业等文明要素的空间化集聚,更体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文明传承方式的整体性转换。

(二)城市发展必须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

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做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以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城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拓展。而内涵式的发展则意味着城市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注重城市功能、城市承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文化品质等城市内部价值的提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率先以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承载历史文化功能。同时,在全国开始了以 “低碳城市”、“创新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等国内外先进理念为指导的城市建设发展实践。

(三)城市发展由功能型城市向特色型城市转变,强调城市个性化和生命力

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具稀缺性和不可复制的财富,是一座城市永恒的生命力。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国陷入到城市“特色危机”,空间形态“千城一面”,经济形态趋同,文化形态被割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曾几何时,一首诗、一句词、一湾水就能唤起对一座城的记忆,如今似乎已逐渐消失。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反思,城市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传承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除了传统的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名、以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风貌为名的特色城市,更出现了以城市特色产业为名、以城市特殊功能为名的国际会展城市、国际贸易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国际港口城市等。部分城市的特色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些城市特点的多重性为其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城市整体竞争力增添了砝码。

(四)城市发展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强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世界经济竞争的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中心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单位,更进一步催生了一批国际性城市和世界城市群。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由于所处的枢纽位置和新信息节点等因素,正在由内向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成外向型(国际性或世界性城市)。这些城市将逐步构建起国际化的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城市资源供应、产业链延伸、产品销售、人才流动和共享,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战略节点,真正实现城市功能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目前,北京、上海等具有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完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全国18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虽然其中大部分城市离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