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贵州: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社科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坚持“两个巩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坚持“两个巩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牢牢把握社科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所证明了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都失败了,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为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成就。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被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保持了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发展壮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千方百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顾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把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宪政观念宣扬为所谓的“普世价值”,主张中国应把这些“普世价值”确立为指导思想,与国际接轨。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让他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和松懈。

社会科学一方面是科学,另外一方面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宣传普及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把握好“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基本工作原则。在举办报告会、讲座、论坛,开展社科理论普及宣传、发表理论文章等面向社会公众方面,必须保持清醒的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防止出现杂音噪音,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要把人们思想意志统一起来,没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是一盘散沙,就不会形成强大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各种信息的交流接受变得快捷多样复杂,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想观念交相杂陈,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全体社会成员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各种思想观念差异之间形成广泛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