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家常”拉近感情(2)

“拉家常”拉近感情(2)

核心提示:组工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推进者和组织者,不仅要带头联系群众、亲近群众,造福群众,还要扩大“拉家常”活动成果,积极搭建各种服务群众平台,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服务群众。

努力解决突出问题,造福当地百姓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解决突出问题。为确保“拉家常”活动取得实效,保亭县委组织部探索实施定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月一议”工作制度,规定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下午召开部长办公会,对“拉家常”活动中收集的问题逐个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对乡镇、县直机关有关部门能够协调解决的,派专人协调跟踪解决;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协同配合的,由组织部主要领导负责。如对“拉家常”活动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县教育管理水平落后、学生升学难等问题,组织部主要领导积极与省教育厅联系,通过省教育厅推荐或统一招聘等途径,从全国和省内发达市县引进教育局长1名、中学校长4名,招聘骨干老师14名,从发达市县引进25名骨干教师到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挂职任常务副校长,有效提高了教育管理、授课水平。两年来,通过立体式引进教育人才,全县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一些家长反映:“现在我们县的教育水平上来了,我们再也不用四处托人把小孩送到别的市县上学了。”组织工作虽然不直接创造GDP,但把人这个最活跃的要素配置好了,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了,就能够实实在在地服务基层、造福群众。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扩大活动成果

组工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推进者和组织者,不仅要带头联系群众、亲近群众,造福群众,还要扩大“拉家常”活动成果,积极搭建各种服务群众平台,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对“拉家常”活动中基层干部反映农村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活动经费不足、党员意识不强等问题,县委组织部认真总结近年来组工干部与挂钩单位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的经验,决定在全县各单位推广。今年上半年,出台《保亭县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共建联合党支部的通知》。据统计,联合党支部共为基层和群众解决难题127件,实施“造血型”帮困项目12个,转化落后党员34名,帮扶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7个。基层党员干部普遍反映,通过基层党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拉近了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的感情,增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系海南省保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