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发展(2)

探索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发展(2)

战略与理论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政党外交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新途径和新机制,加强战略思维和理论研究。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统领我们党和国家的全面工作,当然也包括党的对外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成为其一个组成部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使政党外交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党的对外工作注重科学谋划,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探索新形势下政党外交的新思路。

第二,突出战略思维。政党外交工作要研究世界大局的新变化和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新情况。提供中国在“战略机遇期”对国际环境的预测和应对方针。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大国都在调整内外战略,各国主流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是各国战略调整的主导者。政党外交较少参与具体外交事务,重点放在同各国政党交流有关大国或大国集团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及思路。我们应研究各大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和新兴大国政治生态和文化语境的变化与特点。

第三,加强对外国政党治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一要实事求是,二要为我所用,三要延伸到具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如经济管理、市场管理、金融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社会稳定体制;教育和科技创新体制;公务员管理和反对贪腐体制。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基础上,要同世界各类政党交流经济和社会管理经验,相互学习和借鉴,既不能自卑也要警惕自大。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第四,深入研究世界政党政治生态和政党格局的新变化。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世界各种类型政党都在调整战略和方针政策。一些政党衰落,另一些政党兴起。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世界各国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加深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形势下,西方国家政党格局有很大的变化,但组成政党和政党活动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政党政治的政治环境依然存在,不能笼统地说西方国家的政党都已衰落,也不能笼统地说西方政党只搞选举而完全不顾百姓死活。西方国家各类政党代表各自国家的不同阶级或阶层,完全不顾民生问题也是会站不住脚的。我们党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同西方执政党不同,我们也不搞政党轮替。但是作为执政党我们同西方政党共同面临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战,都有共同发展经济和加强社会管理和进行变革创新的任务。30多年来,我们党同世界各类政党进行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所以能顺利进行交流,就在于我们党同包括西方国家政党在内的各国政党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不能把我们党等同于西方政党,但也不能说我们党是“与西方政党完全不同的执政党”。

第五,认真总结建党90年来和执政6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党的对外工作要继往开来,就要认真总结从建党以来90多年的党的对外交往,也要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政党外交的经验与教训。探求规律性,上升为理论。90年与60年的经验与教训,要从建党开始同共产国际的关系算起。最重要的一点是“独立自主”。我们党从建党开始就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走中国人自己的路”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到反对苏共指挥棒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贯穿始终。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念自信和制度自信,表明中国坚持走自己道路不动摇。

第六,研究“两种制度”和超越“两制”。做好政党外交工作,就要对“两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继封建主义社会之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把世界文明带到一个新的高点。但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法摆脱的根本矛盾,不断发生危机。二次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做了一些试验,因而也增加了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社会主义新因素”。苏东剧变之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进入了新的探索时期,中共提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表明,资本主义进入金融帝国主义阶段,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但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临近灭亡。当代资本主义仍有活力,有自我修复能力。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正在探索“新资本主义”。

同时,我们要超越“两制”的固定概念。世上许多国家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中有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资本主义因素。

第七,研究国际思潮的发展变化。国际思潮同各国各类政党格局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国际上“新自由主义”泛滥,保守主义势力上升。但是潮起潮落,国际思潮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国际思潮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和相互制约的。在国际上“新自由主义”思潮上升的时期,拉美国家左翼思潮却迅速发展。

第八,政党外交研究要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多年来,有关学术机构和职能机关对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贡献。但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建立尚需继续不断努力。其中一种倾向就是“食洋不化”,把西方理论介绍和引进过来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照搬。因此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任重道远。政党外交的理论研究要为此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