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1日是智利皮诺切特将军发动政变40周年。皮诺切特在近17年的独裁期间固然有许多令人发指的罪行,但其间的经济发展却令人称羡。2006年底皮诺切特过世,证明英国在2000年以“健康不佳不适受审”为由释放皮氏之伪善。2009年皮诺切特之孙竞选众议员惨败,则说明其家族仍无法轻易解脱历史的包袱。当下,憎恶皮诺切特的前女总统正与同情皮诺切特的前劳工部长角逐下届总统,这也引发了对40年前那场政变后果的再评价。
皮氏后人参政失败
皮诺切特1915年生,1936年毕业于陆军官校,1956年曾奉派美国华府服务,因此种下他和美国多元互动的机缘。1971年皮氏升任陆军驻首都圣地亚哥卫戍司令,1973年8月阿连德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司令,9月11日皮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默许、暗助下发动政变。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后,阿连德总统眼见大势已去,用卡斯特罗赠送的AK-47步枪饮弹自尽,皮氏则成功地夺得政权开始其军事统治。
1973年智利通胀率超过350%,皮诺切特向货币主义经济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求援。弗里德曼和一群所谓“芝加哥男孩”的经济学家进行市场改革后,将智利经济从崩溃边缘挽救回来。“直到现在,智利的经济表现在拉美国家中仍出类拔萃。”
和其它军人执政大不相同的是,皮诺切特居然于1988年10月就“是否同意继续执政”举行公投,从55.99%反对、44.01%赞成的结果看,皮诺切特政府当时的支持率甚至超过许多民选政府。以遭政变的阿连德为例,1970年大选中也仅得票36.2%。更难得的是,皮诺切特居然接受公投结果并于1990年3月“还政于民”,显示他是一位“知所进退”的独裁者。
不过,皮氏虽在1990年辞总统职,但直到1998年3月取得享有豁免权的“终身参议员”身份后才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此后,他在私访英国途中因旧疾复发接受紧急手术,术后突被英国警方拘禁于诊所内,理由是响应西班牙政府对他的引渡要求。16个月后,英国才以“健康不佳不适受审”为由释放皮氏。皮氏返国后重整右派势力对抗司法,至2006年12月过世,并未受到法律的实质制裁。
儿孙辈中和皮诺切特关系最密切的,当属长女露西亚之子罗德里哥。罗德里哥1976年生,1986年9月皮诺切特将军遭恐怖攻击时,5名随护当场死亡,皮氏受轻伤,年仅10岁的罗德里哥逃过一劫。1998年至2000年皮诺切特因引渡案滞留伦敦16个月期间,罗德里哥随侍在侧,直到皮诺切特返回智利。正因祖孙这种特别的亲密关系,罗德里哥决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代表皮诺切特家族投入2009年12月的众议员选战。
2009年7月中旬经友人安排,笔者得以在智利专访已投入选战的罗德里哥。将近两小时的访谈中,罗德里哥除就某些政客对其祖父之污蔑表示遗憾外,更详述中左的“民主联盟”多年来不断沉沦之种种。诚如他在《联盟之终结》一书中所强调的,“民主联盟”还能利用皮诺切特到何时?他表示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只需要为选我的人负责,而非为了某一党内的一小撮人。”结果罗德里哥惨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