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中国民生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意蕴(3)

论毛泽东对中国民生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意蕴(3)

三、协调“三者利益”,探索解决民生的基本途径与根本方法

民生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由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同时,也与本国在处理民生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休戚相关。1955年底至1956年初,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苏联经验教训,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主张对我国当时及此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1.以国家利益为重点,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毛泽东认为国家利益是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是当前利益,集体利益则实质上是生产单位内部劳动者的一部分当前利益和一部分长远利益的统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首先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趋于统一,但也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人提出应该施行“大仁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毛泽东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改善生活是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而重工业建设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是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两者必须兼顾,但应将重点放在国家建设的长远利益上。

其次,集体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满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经济形式。毛泽东认为城市集体利益实质上是生产单位内部劳动者的一部分目前利益和一部分长远利益的结合,国家给予企业较多的权益,则能激活企业的积极性,用较多的资金去扩大再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反之,则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使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对待农业集体经济上,毛泽东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采取低农业税收,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非常注意处理好国家和农业生产单位、国家和农民的关系。

2.以发展生产为重点,兼顾人民群众生活

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因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积累基金过多,则消费基金减少,影响人们生活的改善,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必然影响生产的发展;而消费基金过多,积累基金就会减少,影响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必然受到影响。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两者必须兼顾,但又要有重点。毛泽东指出:“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现在,不顾人民生活,不顾人民死活的干部还不少。……不顾人民生活是不对的,但是重点还是要放在生产建设上。”〔9〕生产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前提,而改善人民生活是生产继续发展的保证。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还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目标和步骤。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所有农民的富裕程度大大超过合作化时期的富裕农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把握速度,“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应当提高一步,但是不能提得太高”〔10〕,“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步增加个人收入”〔11〕。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关于处理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正确的。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日起,就非常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对物质利益获得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以期在现实生活中能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能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他指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12〕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也就是服从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不仅是我们的道德标准,而且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个人利益根植于全社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全社会共同利益得以发展,个人利益也能得到相应增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社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全社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放弃个人利益,不能强调个人利益,而损害共同利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树立,使人们在认识上既关心眼前,又能顾及长远;保障正当个人利益,又以集体利益为重,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