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在向好吗(2)

欧洲经济在向好吗(2)

欧洲经济“药方”

目前,欧洲仍在努力寻找解决债务危机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药方”。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多位专家对此提出了建议。

形成新的竞争力和增长点。刘明礼认为,从债务危机爆发到现在,欧元区在形成竞争力方面几乎是无所作为。尤其像欧洲发达国家不能像我们这样搞劳动密集型,它必须得搞创新,出现经济增长点,靠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在这方面欧洲经济几乎是没做什么事情。竞争力不行,形不成增长的话就拉不动就业,失业问题不解决的话政治还是得波动,经济也不会有大的起色。

放松管制、鼓励创新和投资。丁一凡指出,欧洲管制太多,遏制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动力,也造成欧洲人才外流严重。很多技术型的企业因为在欧洲大陆创业成本太高就转到美国、英国去了,这些实际上是对欧洲大陆不利的。而且,欧洲在放松管制方面有一些改革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去投资。但改革不太容易,因为有意识形态障碍。

加大投资,摆脱单一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魏茨泽克认为,欧元区应当摆脱单一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以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当前欧元区的主要问题恰恰是陷入了只能靠大量出口盈余拉动经济的困境。”魏茨泽克说。他建议,德国应充分利用国内大量的企业及私人结余,以政府名义发行债券后进行投资。德国政府融资后首先应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其次,德国政府还可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德国还可直接去危机国家进行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帮助当地发展其比较优势,重获增长动力。

审慎的央行货币政策。施罗德认为,西方央行在退出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不要突然加息,否则一定会引发严重问题,不仅仅对于新兴市场,对美国和欧洲自身也是这样,因为一旦长期利率忽然升高,那么银行、保险、养老基金等行业的投资者们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甚至引发严重的问题。欧洲央行在加息之前应该对银行业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进行测试。另外则应该认真观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数据,然后慢慢给出结束超低利率的暗示。

菲希特那也认为,目前来看,欧洲央行还不能加息,因为这将对危机国家恢复经济发展造成很大伤害。

解决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丁一凡认为,真正要解决欧洲债务危机要靠制度改革。从单个国家层面上解决不了欧洲的问题。需要从政治上解决制度性的问题,解决联邦制的问题。

张茉楠指出,欧洲经济除了制度性的缺陷之外,同时很大一部分是内部经济失衡的问题。特别是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力方面有非常大的差距。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非常重要。

菲希特那指出,现在关键在于,欧洲应继续推动不同部门的改革过程,比如银行业联盟、财政整固等等。另一方面是欧洲不能置危机国家的问题于不顾,让它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要为危机国家寻找合适的增长模式,改善就业状况等。

本着双赢理念加强与新兴市场合作。张茉楠认为,在同新兴经济体大国的合作上,欧洲的思路是有问题的,比如针对中国光伏产业。欧洲和中国分别处于光伏产业的上下游。严格对中国光伏产业实行反倾销、制裁,实际上是抬高了欧洲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欧洲还是应该本着双赢的理念,把中国当成一个市场的伙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文史哲实习生陈迪)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