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淞:关于党史研究的成果转化问题(4)

欧阳淞:关于党史研究的成果转化问题(4)

三、 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遵循

党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也有其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这些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对于增强研究成果转化的成效,推动转化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成果转化的根本方向

党史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党史工作要有所作为,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样,党史研究成果转化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方向。要自觉地以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努力找准党史研究成果服务大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使成果转化工作真正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转化了的成果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加务实管用。

(二)要把资政育人作为成果转化的根本任务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资政,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育人,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党史宣传和教育,在引导舆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发挥作用。”判断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的成效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用这些成果服务资政育人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因此,必须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成果转化以资政为根本任务,就要使党史研究成果适时转化为直接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党史资政成果。前已述及,中华民族素来有经世致用的修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的这种传统,反映出自古以来鉴今、资政就是史学的内在品格,是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政治性、学术性都很强的党史研究成果转化更要保持这一品格,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借鉴和启示;转化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历史借鉴和启示;转化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历史借鉴和启示;转化为制定和坚持正确的国际战略方针、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历史借鉴和启示;转化为始终不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成果转化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就要使党史研究成果适时转化为更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党史育人成果。中华民族素有从读史学史中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境界的追求。我们党历来重视运用历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注重从党的历史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意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党史研究成果就既要通俗易懂,又不庸俗、媚俗、低俗;既要生动活泼,又不背离史实、牵强附会;既要多种多样,又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真正能够使党员、干部、群众受到深刻而又生动的教育。

(三)要把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党史研究成果时代化,就是要站在时代高度,把党史研究同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史研究成果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党史研究成果转化适应时代化的要求,既要注重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又要注重内容选择的时代化。党史研究的内容虽然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但研究的目的却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创造未来,因而,也有一个站在时代高度对史实进行适当选择、适当组合的问题。要用时代的思想高度、观察角度和表现力度,更好地阐明党的历史对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所提供的借鉴和启示。

党史研究成果大众化,就是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按照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努力实现党史研究成果的通俗化、形象化,使转化了的党史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欢迎。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实现大众化的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文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用鲜活的史料、真切的情感、深入浅出的分析或独具魅力的文艺形式,使成果转化始终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需要。要带着对群众、对历史的深厚感情再现党的历史,要多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和听得进的故事。这样的转化成果才会对群众真正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不会变成隔靴搔痒、空洞乏味的说教。

(四)要把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成果转化的主要服务对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都强调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两个重点对象,即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个重点对象也就自然地成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的重点服务对象。

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由党员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所担负的职责、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决定的。加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就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特点,推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多种类型的转化作品。在成果转化的内容方面,要把重点放在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修养上,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放在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上,帮助他们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更要帮助他们通过比较系统的党史学习,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广大青少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由青少年的未来地位决定的。青少年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持和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青少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加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就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以符合他们认知程度、心理特点的手段和方式,多做“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不断推出青少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转化作品,让他们更加饶有兴趣地了解党史知识。通过党史的学习教育,逐步确立起对党和人民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的认同,增进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使他们“知党、爱党、跟党走”,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茁壮成长。

(五)要把纪实类党史作品和文艺类党史作品作为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转化了的党史研究成果,从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政和育人两个大类。按照转化了的成果对党史基本史实反映情况的不同,转化了的党史研究成果又大致可以划分为纪实类党史作品和文艺类党史作品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在转化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严格以史实为依据,不能有虚构成分;后者可以在尊重基本史实、尊重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在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的形式上,首先要重视推出还原和反映真实历史的党史纪实类作品,包括纪实类的传统党史普及读物和新媒体党史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依据真实的史料,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撰写、制作出来的。这类作品往往采用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大众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与学术性强的党史研究成果相比较,其优势在于更具应用性、通俗性和普及性,更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和观赏兴趣,更能直接发挥资政育人的效果。党史部门为资政提供的专题研究报告、内部刊物、执政纪事和有关党史问题的重要专题咨询等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等党史教材,《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等党史普及读物、《苦难辉煌》等党史通俗读物和文献纪录片等等,就都属于这一类。

为使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我们还要重视推出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党史文学艺术作品。这类作品既包括党史题材的影视、广播、戏剧、曲艺、音乐、歌曲、舞蹈、小说、诗词、美术等传统形式,也包括党史动漫、党史3D电影等新形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告诉我们,反映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是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和生活逻辑,对历史材料加以艺术概括、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毕竟是文艺作品,所以,理所当然地应当注意激发创作主体的创造精神,允许和提倡对党史研究成果进行“再创作”,遵循文学艺术自身规律进行想象和虚构,以提高作品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要看到,这种文艺作品说到底还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所以,又不能不受到历史线索、历史事实、历史背景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要坚持表现真实历史同遵循艺术规律的辩证统一。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时,应遵循“大事要实”、“小事可虚”的原则,努力做到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党史上的重要人物的大致面貌不得虚构,历史顺序不得颠倒,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氛围、社会习俗等不得错位,即“大事要实”。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细节加以适当虚构、雕琢和加工,即“小事可虚”。丰腴的历史细节是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吸引力之所在,也唯有如此,党史题材文艺作品才能塑造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催人奋进的历史画面,才能拉近与观众、听众的距离。近些年推出的影响比较大的党史题材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以及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恰同学少年》,3D动漫电影《冲锋号》等,都属于这一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