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情怀守护羌山湔水(以先锋模范为镜)(10)

公仆情怀守护羌山湔水(以先锋模范为镜)(10)

——记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

我们去探望兰甲正,82岁的老人穿着已经破了洞的老汗衫,指着墙上的照片说:“兰辉的照片是他走之后挂上的,中间这个是他妈妈,右边这个是他大嫂。现在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兰甲正清晰地记得兰辉小时候的模样,“他是四个孩子里最聪明勤奋的,从小就爱看书,也喜欢跳舞唱歌,山里的羌歌羌舞他都会。那时候我们老两口都在茶厂上班,他放学回来,就在外面的石头板凳上做作业。大人下班回来,就帮着捡柴、做饭。”

兰辉走了以后,来看望兰甲正的百姓都告诉他,兰辉是个好人,到山里去检查工作,生怕给他们添麻烦,不吃饭不说,有时还帮着干活。

父亲说兰辉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忘本。然而,一个人的为人之道,一个干部的为官之道,哪里是出身贫富这么简单?刘勇更愿意相信,兰辉为人为官的种种品格,源自他的文化积淀和选择。

刘勇还记得,1985年他和兰辉一起考上川北教育学院中文系。那一年招收的40名绵阳学生里,兰辉的考试成绩是第一名。“我和兰辉是室友,他睡上铺,我睡下铺,我们喜欢一起读书、一起散步。”

西南的春季,沾衣欲湿杏花雨。兰辉、刘勇和几个同学一起,漫步在遂宁昭化古城的古刹里。雨滴落在兰辉卷曲的头发上,袅然生出些诗意。他们聊萨特、聊米兰·昆德拉……兰辉说他喜欢杜甫的诗,欣赏孟子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从川北教育学院毕业,兰辉被分配到北川擂鼓中学。他所任班主任的班级有50多个学生,孩子们的家都住得离学校很远,最远的有四五十公里。但就是这样,他仍然把每个孩子都家访到了。有一次去特别远的楠竹家访,周日晚上,学生、老师们都回学校了,他才带着家访的学生,拄着竹棒狼狈地走回来,全身敷满了泥巴。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资助贫困生,虽然他自己也一贫如洗。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