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风”问题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表现较为突出,成为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的一大阻力。随着党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四风”问题在全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仍然不尽如人意,其“祸根”即是“五浮”问题。要彻底扫除“四风”,根治“作风病”,我们既不能“快刀斩乱麻”,也不能“雨过地皮湿”,“劲吹一阵风”,而应长期坚持,从干部“五浮”问题抓起,从源头上“扭转”干部作风问题。
“五浮”——干部个人思考问题“浮浅”,行为方式“浮躁”,工作方式“浮漂”,工作作风“浮滑”,工作总结“浮夸”。不可否认,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现实中却不免存在着一些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思想病灶”,恰恰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个别问题,却影响着我们党的形象,甚至动摇着我们党的根基,使我们党失去人民的信任,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小事物的发展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个别问题也许就会演变成群体问题,导致小错误酿成大灾难。“四风”是当前我们党存在的顽疾和毒瘤,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而究其根源,就是从个别干部的“五浮”作风“扩散”而来的,所以,治标务必要治本,正本必须要清源,我们只有从干部思想源头着手,扎实解决“五浮”作风问题,才能彻底根治“四风”。
要解决“五浮”问题,我们需要“软硬兼施”,要一边“打”,一边“医”,这样才能清理死角,不留“后遗症”。也就是说,我们在狠刹“四风”,打击“作风病”干部时,也要对那些潜在的“作风病”干部予以引导、教育,使其在思想上、工作上“变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回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道路上来,秉承“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信条,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跟上主流步伐,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讲求实绩,追求实效,脚踏实地做好人民的好公仆,干净利落做好干部的好榜样。治“五浮”,就是要让“作风病”干部洗洗澡、治治病,摘下面纱,做回真实的自己,慎言、慎独、慎行,毫不动摇坚持走亲民、近民、爱民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告别“五浮”、刹住“四风”,不断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大业注入正能量、增添新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