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退化:新的博弈
在201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世界各国领导人确定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愿景,但这一愿景超出了《公约》的原有适用范围。
本次大会的一个焦点就是《公约》与这个世界愿景的关系。据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别谈判代表高风介绍,主要国家集团在是否应由《公约》这个国际多边机制负责落实该愿景的问题上分歧巨大,一方以欧盟和非洲为代表,主张扩大对《公约》的授权,在其框架下制定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愿景的时间表。
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集团和美国反对这样做,理由是《公约》的授权非常清楚,只涵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能扩大到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
高风介绍说,本届会议的最大看点,就是上述两方能否在成立一个落实愿景的工作组问题上达成妥协。目前,非洲国家要求成立一个正式的政府间谈判工作组。而有些国家则提议成立一个非正式、不代表各国政府的专家组,负责研究和提供落实愿景的相关信息。
如果各方无法就这些分歧达成协议,相关谈判就只能拖到两年后召开的《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继续进行。防治荒漠化的全球理想、“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愿景,都仍将在国际博弈中继续坎坷前行。
(图片:9月23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左)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中国经验:各方赞赏
中国是世界荒漠化大国,有荒漠化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此次大会期间,中国代表把中国荒漠化防治理念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些经验引起各方代表的热烈讨论和广泛赞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