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衣冠”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在当前时代需求和形势要求下,“正衣冠”并不只是纯粹的穿着整齐、衣着得体。而是要党员干部们自觉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纪国法紧一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素质修养不高、仪态仪表不端、言谈举止不雅。喜耍威风,好穷做派,“官腔官调”味儿十足。无实在政绩,也无可靠发展,既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又给干部队伍抹了黑。所以,要正党员干部的“衣冠”,要先正其“腔调”,让党员干部们明确“何为官、何以为官”。
“正腔调”要克服官本位意识。以官大官小来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认识让诸多官员扭曲了“为官”的本质意义。克服官本位意识,是走出正确尊重权力、尊重工作、尊重群众的第一步,实现由“官本位”向“民本位”回归。党员干部深度挖掘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主动进行整改。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带正自己的“官帽”。树立党员干部“牢记责任、勤勉为民”的形象,建立起“敢担责任、勇担重任”的为民腔调。
“正腔调”要端正好学之风。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学习是唯一的路径。既要学现代科学知识以武装头脑,抓住发展核心重点;也要学中外历史以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来引以为戒;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和了解各国各地新闻动态以增见闻见识,提高自身修养。养成“爱学习、常学习”的习惯,以科学的头脑、总结的精华、广泛的见识来辅助党员干部干出一番成绩,推翻他人眼中碌碌无为的形象。建立起党员干部“勤于学习、学以致用”的进取腔调。
“正腔调”要善于语言辞令。善于表达是党员干部提高与群众有效交流和工作效率及政策执行力的助推器。学会与群众沟通,言语得体,话语实在,不空洞、不浮夸虚假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点。学会与上下级沟通是团结工作力量的高效渠道,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颐指气使的语气和空洞无实的话语常常会给工作的开展添堵。把切实的行动用实在的言语进行表达,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起党员干部“说实话、做实事”的务实腔调。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官腔官调”的官僚作风陋习进行强力整改,建立起党员干部应有的为民、务实、进取的“腔调”。始终与人们群众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不断努力奋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