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玺: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更加清晰

王春玺: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更加清晰

[摘 要]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紧密相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从纵向上将社会主义目标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如建立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小康梦、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为“中国梦”。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宏大的战略目标与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完美结合,变成日渐清晰而又可以逐步实现的梦想。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国家;清晰

中国梦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梦幻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梦想和动态的发展目标组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从纵向上将社会主义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生动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中国梦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大众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梦变得越来越清晰、离中国老百姓不再遥远。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阶段性发展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1](P.2)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它体现了中国梦的四个方面内涵:“民族独立梦”、“人民自由解放梦”、“国家繁荣富强梦”、“人民共同富裕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只能逐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将两大历史任务分解为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和梦想,并象一颗颗珍珠一样将其串联起来。从大的历史阶段看,中国共产党将其奋斗目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战略目标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要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党的最低纲领就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2](pp.1055-1059)在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毛泽东庄严宣布要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3](p.439)这就是“强国梦”或“现代化之梦”,不过,这时的“四个现代化”显然还只是经济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范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后还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为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这是个人、集体、国家三位一体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只能分阶段实现。小康梦”是邓小平最先提出来的。1979年,邓小平对日本客人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5](P.237)邓小平用最通俗、亲切的语言把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老百姓的梦想做了最佳的结合。邓小平、江泽民还先后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客人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6](p.251)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7](p.16)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P.4)这其中包括两个“百年目标”。上述第二步目标后来被党的十六大概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8]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胡锦涛还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总任务具体分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两个“现代化”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综合“三步走”目标和两个“百年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包括:1990年的目标是人民的生活达到温饱水平、2000年的目标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的目标是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20年前后的目标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50年前后的目标是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三大历史任务”之后,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4]在谋求中国自身发展中谋求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总之,由于2000年、2010年的阶段性目标均已完成,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划分为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和任务。不过,对于中国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这些战略目标和口号依然显得宏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