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海: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中国理论国际化(3)

杨金海: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中国理论国际化(3)

推动中国理论国际化:加强组织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要求,对于外宣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大宣传”理念,要求我们以“大外宣”的思路开展工作,要求全党同志乃至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参与外宣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固然是外宣部门的工作,也是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因为它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大事。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重视外宣工作,在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走出去工作,积极组织领导。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人们,特别是理论工作者都要有外宣意识,积极参与理论外宣工作。

围绕中国理论国际化战略,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充分认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转型特征;充分认识我国今后若干年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角色的转变特点,即逐步从边缘到中心、从配角到主角、从无声到有声;充分认识由此带来的整个世界文化格局的变化,包括人们心理情绪的变化。据此,制定科学的理论对外传播战略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

实施中国理论国际化战略,要有落实措施。要组织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决策咨询机构、翻译出版部门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投身到理论外宣工作中来;积极联系世界各国相关部门和机构;搭建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理论交流平台;建立加强理论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包括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通过这些努力,调动各个方面参与理论外宣的积极性。

实施中国理论国际化战略,还要处理好对外交流工作方面的几个关系。在政府与民间的关系上,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国内外理论交流的主导作用,又要大力鼓励国内外学者之间、学术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流;在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上,理论交流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开展自由宽松的学术讨论;在提高与普及的关系上,既要注重学术交流水平的提高,又要注意思想理论的普及;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上,既要推动理论文化交流事业,又要推动理论文化交流产业,做到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有机结合,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理论国际化将引导世界各国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与世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推进人类文明事业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