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基层群众呼吁,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要切切实实治一治“事难办”之病,并深挖病根,彻底扫除“四风”。
“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类似的“事难办”现象,相信有许多人都有经历。为提高行政效率,解决群众“办事难”,有条件的地方将多个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到一个大厅里,让群众享受到“一条龙服务”,“力争一次性办结”。随后,又出现了电子政务、网上办事、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形式。尤其是电视问政,让不少官员感受到压力,有的在台上就被问得大汗淋漓,有的对曝光的事一个劲儿地鞠躬道歉。
应该说,各地政府的便民之举顺应了群众的诉求,也在与时俱进,不少群众的难题解决了。但是,如果说有了全新的途径和现代化的技术,就可以完全消除“事难办”顽疾,未免有些言之过早。在一些地方,不管是兴办电视问政、网上办事,还是设置政务大厅、服务热线,不过都是跟跟风、装装样子而已,等热乎劲一过,一切又故态复萌。更有甚者,花巨资建起的设施非但没有方便群众,反倒成了一些干部的“挡箭牌”:“你这个事先打热线电话比较好”;“你这个事应该先在网上登记信息”等等。群众听多了,只能一声叹息。
很显然,“事难办”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病根在于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部门、有些干部只考虑本单位的利益,对群众利益漠然视之;一些人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遇事能拖就拖,拖不成就推。在这种情况下,便民新举变形走样,也就不足为奇了。彻底消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才能根除“办事难”顽疾,便民之举才能更好地落在实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