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

决策,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

看似与科技常识有关的简单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道理:社会治理、公共参与、政府决策透明极端重要。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一些事件不仅关注结果,更希望了解细节和过程。过去“为民做主”的思路已经不再行得通,现在“让民做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城市改造过程中,请市民参与城市规划,“把城市建在民意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将决策过程公开,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摩擦和困境,让政府决策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政法综治领域,以民意为导向的政法综治工作机制更为抢眼。开门评警、执法办案回访、群众安全感调查等,把对政法综治工作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新要求,政法综治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正在努力。

既看要不要干,又看能不能干

不久前,四川遂宁市预计总投资16.1亿元的唐家渡电站被叫停。

没有让唐家渡顺利“渡险”的,是一个叫“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机制。这项发端于四川,已在全国普遍推广的机制,在唐家渡电站规划中发挥了“一票否决”的作用。工程叫停后,原本正在酝酿群体性事件的人改变了态度,潜在的矛盾风险得到了及时化解。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如果决策稍有不当,就极易引发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为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运而生,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其他对群众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的决策事项,都要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既看要不要干,又看能不能干,做到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发展稳定统筹。

为防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走过场,各地还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在广东,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被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阶段考核、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晋级升职、评先受奖的重要依据之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让各级党委政府尝到甜头,为决策系上了“安全带”。

实践证明,只要科学民主决策,就能从源头上杜绝和预防很多矛盾的产生。如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是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