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不是“闯关”,不能“烂尾”
民主生活会开完了,与会的领导干部将怎样整改?药怎么吃?病怎么治?“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也是群众所期盼的,那就是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能不能得到真解决。
“闯关”思想要不得
当前,随着教育实践活动逐步推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陆续召开民主生活会,一些人改进作风的决心却有逐渐减弱苗头,“闯关”、“考试”思想潜滋暗长,认为最难过的关就是对照检查,在这个环节下狠心露露丑、挖挖思想,通过了就可以万事大吉,至于如何解决查摆出来的问题,怎样整改检查出来的弊病,则束之高阁、无暇顾及。“闯关”的思想不纠正,就会让前一阶段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让活动虎头蛇尾。【详细】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隔靴搔痒,更不能搞变相吹捧,而要实打实地摆问题、亮短处。唯有心底无私、一心为公,才会襟怀坦白,无所畏惧,勇于揭开自己的疮疤,敢于捅到别人的痛处。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纠错误、促团结、鼓干劲,把人心聚得更齐,事业搞得更好。因此,批评的态度很关键,方式方法很重要。要出于公心,还要善于用心。要本着指出问题、虚心接受、促其接受、助其改正的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一针见血,也要实事求是,既要深刻犀利,也要充满善意,既要指出别人的问题,更不回避自己的问题。【详细】
立行整改,“不看广告看疗效”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应该明确这只是手段。真正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容易;及时改正问题,更难。但是,如果只是诊断,而不开出药方,或者仅仅开出药方,而不对症下药,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开出了药方,就应该对着药方抓药,力求药到病除,正如人民日报刊文称,“不看广告看疗效”,群众不但听领导在台上如何“说”,更看领导在台下怎么“做”。【详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