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国庆长假除了让高速变得拥堵,景点变得只能看人外,清洁工人也经历了一番“垃圾劫”。“十一”长假各地景区的垃圾遍地的图片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公园、景点是大家的,市民、游客都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珍惜别人的劳动,谨防“国庆节”变成“垃圾劫”。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说起来都是游客的举手之劳。因为景区这些垃圾都是游人造成的,每一堆垃圾的背后对应的是具体的游人。如果每一位游客都自觉做到不给景区制造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何来景区垃圾满天。乱丢一个烧烤签、饮料瓶、饼干袋等,在一些游人看来不算什么,但折射的是社会文明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正是不起眼的一次乱丢,才使天安门广场一次升旗仪式就留下多达5吨的垃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一天的垃圾就多达六七十吨;鼓浪屿国庆前三天垃圾总量达到180吨,日均垃圾产量60吨;八达岭长城6天清理109吨垃圾……
一味指责同胞的素质无助于杜绝此类现象的再度上演,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别人的影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人当掷出垃圾的“头羊”,如果没有人对随处散落的垃圾无动于衷,如果每个人都对乱丢垃圾的行为及时劝导,在这样的环境下,还会有人肆无忌惮地随手施展垃圾“变没魔术”?相信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如今节多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生活也变得幸福了,但游客的文明素质也亟待升级。不然,景区垃圾成堆的闹剧还会在今后的节日里上演,进而破坏景区的环境和人们旅游的快乐心情。
没有人愿意,生存之地垃圾成堆;没有人希望,生活之所污染笼罩。留住文明,守住美好,保卫这一片蓝天绿地净水,过一个“干干净净”的国庆节。
莫让“国庆节”变“垃圾劫”,莫让素质褪色,环境失色。每个人自觉文明,多弯一个腰,拾起文明;多走一步路,串起文明;多留一份心,留住文明。
观旗本是场肃穆的爱国仪式,但此时,遍地乱丢的垃圾却显得刺眼。对此,我们可以批评许多观旗者的不文明,缺乏公德意识,可如果将之上升到“不爱国”的程度,未免言之过重。
一种社会公德问题,没必要动辄贴上政治标签。如果天安门广场乱扔垃圾,就是不爱国的话,那么张家界、九寨沟乱扔垃圾,同样可以是不爱国。以此类推,我们的社会中,随地吐痰、闯红灯、损坏公物等缺德行为,都能算不爱国。
一个社会不能泛政治化,具体的问题可以具体讨论,但不可乱贴标签。就拿观旗现场垃圾遍地的问题来说,这种现象当然值得反思。文明在每个人的脚下,在每个细节中体现。不只是在天安门广场观旗,哪怕是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次比赛,也要努力做到尊重公共文明。
回到争议的话题上来,作为自认爱国的观旗者,需要反思,爱国应当是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不能举头仰望飘扬的国旗,而忽视我们脚下的土地,收好自己的垃圾,给他人做个榜样,不过是举手之劳。
作为管理部门,需要思考,为什么观旗遍地垃圾的情况年年发生,在管理上是否可以改进?例如,观旗现场设置更多垃圾箱,向民众发放免费的垃圾收纳环保袋,这样可能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有效。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