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止了“箭在弦上”的战争

什么阻止了“箭在弦上”的战争

从叙利亚化武危机的解决看中东局势

【核心提示】虽然战争最终被制止,也应注意到,到目前为止,奥巴马并没有放弃军事打击叙利亚的政策,而是留出了“后路”。一方面,先收缴了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巴沙尔就没有了底气;另一方面,如果发现叙利亚有“违约”或藏匿化武,奥巴马依然可以发动打击,而且还为下一步军事行动乃至更迭巴沙尔政权扫清了道路。

联合国安理会于当地时间27日一致通过关于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授权对叙利亚境内的化学武器进行核查和销毁。当地时间10月9日,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禁止化武小组已开始执行化武销毁任务。图片来源:CFP

叙利亚化武危机一度战云密布,美俄之间展开的军事、外交博弈激烈异常,美英等西方国家认定叙利亚政府对反对派使用了化学武器,紧急擂响军事打击叙利亚的战鼓。8月29日,美国可能对叙发动攻击的消息搅动了世界,而在千钧一发之时,俄罗斯提出的和平新思路将危机引入了政治解决的渠道。9月底,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从剑拔弩张到偃旗息鼓,叙利亚化武危机的化解引人深思。

民生问题引发综合性政治危机

叙利亚危机发生有国际与地区两大背景。从国际方面来看,美国一直在中东地区推行霸权主义以及新干涉主义,企图控制并左右中东地区的盟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海湾国家以及埃及、约旦等国)反对并遏制其不喜欢的国家(叙利亚、伊朗等国);从地区方面来看,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国家剧变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发生街头政治后,叙利亚也未能幸免,2011年3月其国内也发生了街头政治,此后经过2年多不断演变成为今天的局面。

阿拉伯局势的冲击激发了叙利亚国内存在的一系列矛盾的爆发,引发政局和社会剧烈震荡。复杂的内生性社会问题,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内部因素,是其政治动荡的主要因素。民众诉求始于民生,可以说,这是一场因国内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综合性政治危机。

“失道寡助”的战争

在叙利亚化武问题上,美国险些酿成一场局部战争,奥巴马政府喊打而最终没有打的戏剧性一幕,被国内外舆论评说为损害了超级大国的声誉和形象乃至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保守派势力把奥巴马归为软弱的外交,认为放弃对叙动武凸现了美国威慑力的衰退。奥巴马在最后时刻放弃了军事选择,显然,其尚未做好充分的政治和外交准备。

首先,奥巴马对叙动武顾虑重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其对战后状况的担忧。在没有拿到联合国对叙动武授权、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武、为期14天的联合国叙利亚化武问题调查小组工作尚未完成之时,美国底气不足。军事上打赢叙利亚不是问题,但战后的烂摊子却往往无人收拾。阿富汗和利比亚战后的烂摊子都交给北约收拾,而现在北约不同意参与攻打叙利亚的战争,美国众多的欧洲盟友均声称不参与军事行动,这也给美国出了难题。

其次,美国政府历次在中东发动战争这一重大问题上一向与盟国协同作战,然而,这一次却在西方盟国遇冷。英国议会下议院9月29日否决了政府对叙采取军事行动的提案,英国军方对这种外科手术式打击行动是否值得深感怀疑,他们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迅速使美国及其盟友陷入一场更为严重的冲突中。除法国外,北约、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等西方组织和国家纷纷明确表示不会参与美国对叙军事行动,使奥巴马面临“失道寡助”的状况。

再次,从美国国内因素分析,经历阿富汗战争和饱受争议的伊拉克战争之后,债台高筑的美国不愿意再次卷入战争,财政负担沉重使奥巴马政府再次动员民众发动一场战争的障碍极大,尤其是面对叙利亚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一旦开战,其不确定性之大很有可能让美国陷入更深的泥潭。

然而,虽然战争最终被制止,也应注意到,到目前为止,奥巴马并没有放弃军事打击叙利亚的政策,而是留出了“后路”。一方面,先收缴了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巴沙尔就没有了底气;另一方面,如果发现叙利亚有“违约”或藏匿化武,奥巴马依然可以发动打击,而且还为下一步军事行动乃至更迭巴沙尔政权扫清了道路。

“化武换和平”的外交新思路

此次危机中,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出色表现,就在化武危机即将酿成战争的最后关头,他提出“化武换和平”的建议,使久拖未决的叙利亚问题出现了转机和重大变化。解决叙利亚问题需要有新思维,普京提出的“化武换和平”建议就是这样的外交新思路,一经出台,立即得到包括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一致支持和赞许,同时得到叙利亚方面的欢迎。

普京一直致力于支持处于危机中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也一直在与美国和欧洲对峙并周旋。普京看准了奥巴马政府“欲战而不能战”的软肋和难处,独辟蹊径,提出新思路,一方面军事上强硬跟进,8艘俄罗斯战舰迅速驶往地中海,与云集地中海的美国战舰抗衡;另一方面打出灵活的外交方案,借助圣彼得堡20国峰会平台,俄美领导人直接进行短暂磋商,最终由俄罗斯提出“叙利亚交出化武换取和平”的建议。建议被采纳后,除叙利亚反对派之外,各方皆大欢喜。该方案制造了一个多赢的局面,首先叙利亚满意,至少在短期内有效化解了叙利亚面临的战争威胁;二是美国满意,奥巴马化解了必须要发动一场战争的精神压力,有了一个体面的台阶可下;三是俄罗斯满意,俄罗斯的建议得到世界赞许。由于普京制止了“箭在弦上的战争”,因而国际威信大增,有评论称,俄罗斯以强硬的姿态重返了中东,成为中东事务重要的发言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决策者”。

第2118号决议:大国博弈的结果

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全票通过一项涉及叙利亚化学武器的第2118号决议,决议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和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作出了相应规定。

从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伊始,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各国就在激烈博弈,美欧大国欲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模式”复制到叙利亚,曾三次试图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干预叙利亚的决议草案,鉴于在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军事干预问题上的惨痛教训,中国和俄罗斯三次都投了否决票,有效地抵制了西方大国继续干涉他国内政和主权,避免再次曲解、歪曲、滥用安理会决议。

联合国第2118号决议是叙利亚2011年3月发生反政府示威以来,安理会一致通过的首项涉叙决议。15个安理会理事国是这一协议的共同提案国,这在安理会历史上十分少见。这一决议能够获得通过是安理会有关各方求同存异的结果。第2118号决议是一个平衡的决议,亦是历史性的进展,也是多国外交的胜利,既维护了国际法与《联合国宪章》的尊严,也确保了叙利亚主权免遭侵犯,实现了叙利亚问题向政治轨道解决的转向。

中东问题或可期政治解决曙光

叙利亚危机最终由军事解决走向政治解决之路,这个变化是巨大的,也是突破性的。

美国放弃动武的变化改变了叙利亚的命运,联合国第2118号决议的通过表明,解决叙危机的国际努力再次回到联合国框架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份“历史性决议”是长期以来关于叙利亚的“第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消息”。

第2118号决议的重要意义是为叙利亚问题开启了政治解决之门,世界主张和平的力量共同阻止了通过军事途径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企图,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美俄破天荒地就销毁叙化学武器达成框架协议,形成了美俄共同主导销毁叙化学武器的局面,成为国际关系史上一大亮点,它打破了冷战以来美俄“零和游戏”的规则,采取了协商解决国际问题的模式。

叙利亚化武危机被纳入多边解决的轨道,对中东地缘政治以及地区国际关系秩序意义重大,不仅使政治解决叙危机进程呈现新势头,而且这种新趋势还进一步影响了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9月24日,奥巴马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联大发言中互递橄榄枝,鲁哈尼在联大强调,伊朗核计划目的不在于发展核武器,伊朗期望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更引人注目的是奥巴马也在联大表示,美国不寻求“政权更迭”,尊重伊朗人民获得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这两点恰恰是伊朗核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最大障碍。伊朗与美国酝酿改善关系的“破冰”迹象,成为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曙光。叙利亚问题与伊朗问题存在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两大问题同时出现了政治解决的积极信号。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链接

叙利亚危机始末

2011年3月15日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叙利亚危机爆发。

2011年9月15日 叙利亚反对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宣布成立一个由140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布尔汉·加利温为主席。

2012年6月30日 由叙利亚危机联合国与阿盟联合特使安南召集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外长和部分国际组织代表应邀参会。会议通过公报,支持安南有关解决叙问题“六点建议”。美俄两国仍存分歧。

2013年3月19日 叙利亚政府军及反对派武装互相指责对方在阿勒颇省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武器,造成十余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13年8月18日 联合国化学武器调查小组抵达大马士革,开始在叙利亚为期2周的调查工作。

2013年8月21日 叙利亚反对派指控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大马士革郊区,宣称多达1300人遭杀害。无国界医生组织24日表示,约3600人因出现神经中毒症状送医。叙政府军否认指控。

2013年9月14日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日内瓦就转移或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叙利亚必须在一周内向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交所有叙境内化学武器清单,并在2014年年中彻底销毁其境内的化学武器。

2013年9月28日 联合国安理会于当地时间27日一致通过关于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授权对叙利亚境内的化学武器进行核查和销毁。安理会第2118号决议强调“叙利亚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使用、开发、生产、获取、储存、保留或转让化学武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