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拍砖
■最犀利提问
花钱出国考察,回来就瞎折腾?
三牌楼夜市被关,网友痛批出国就学这点经验
现场媒体观察团展示了一份网友发帖:“2007年南京关闭了著名的马台街夜市,现在三牌楼夜市也要告别了,夜市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地区之一,香港等大城市都有夜市,请问一下市发改委,这是不是有一点犯糊涂瞎折腾,请问市发改委,你们出国出境考察就考察出这些工作经验吗?”这一犀利的提问一出,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确实,市政府在规划建小贩中心,希望能够把现在包括一些占道经营、对周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小摊做一些整合。但从刚才大家的掌声看,我觉得这个小贩中心的建设可能地气还是接得不够。”黄澜说,小贩中心的建设我们没有参与,具体来说我们的发言权还不多。现场主持人周学追问道:“这个问题是问得您特别委屈是吗?”黄澜说:“没有,没有!跟我们肯定是有关系的……”
黄澜说,网友尖锐的批评,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细致和到位。他现场表态,会把夜市的这个题目带回去,要在原来规划建设小贩中心的基础上,对老百姓感觉比较习惯的、对周边影响不大的地方再做一次梳理。
■最尴尬提问
怎么扩内需,让百姓舍得花钱?
结果答非所问:拉动内需已经有了一定效果
观众席的一位媒体记者,争取到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她连珠炮似的发问:“这些年,南京的居民收入在增长,但是老百姓还是不舍得花钱,前一段时间南京市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意见,包括开辟24小时的消费场所,市属权限道路节假日免费的措施……这些措施目前进展如何,我们怎么来落实,让我们老百姓更舍得花钱?”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沈琪回答说:从去年市政府出台这个意见到今年来的实施效果来看,我们整个服务业的投资,比我们全社会的平均投资提高了5.4%,应该说服务业的投资还是高的。今年1到9月份,我们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高于我们全省的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对于这一“答非所问”式的问答,因为直播时间紧张,现场主持人未予置评。
■最迷惘提问
发改委是改什么的?怎么改?
“信息公开度不够”被追问了2年也没改进
对于南京市发改委是做什么的?电视台在直播前采访了多位市民,捕捉到了一众摇头和疑惑的神态,“发改委是做什么的?不清楚。”一位中年女性反问:“发改委是改什么的?到底怎么改?”这段引起全场会心的笑意。
对于这一被称为“小政府”的发改委,市民们一直觉得很神秘,很陌生。记者注意到,2011年,南京市发改委也接受了电视直播的行风评议。当时南京市发改委主任承诺,要尽量把发改委工作的更多信息通过媒体让社会来共享,进一步改进公众形象。他说:“工作再忙,也要把信息公开这方面工作进一步做好,我们诚恳接受批评,努力改进。”
然而,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记者再度在直播行风评议会上遇到这个部门,其神秘气息未变。根据网络搜索,两年中,南京市发改委未主动召开过一场新闻发布会。在这次会上,该局再度被行评组批评,政务信息公开度不够。
2年后再度测评满意率下降10个点
根据现场100名行评代表投票,回收测评表有效票100张,其中满意票47张,比较满意33张,不太满意16张,不满意票4张,按照满意票的系数为1,比较满意票的系数为0.8的统计办法,现场测评满意率是73.4%。根据现场测评数据(满意率)占80%,日常考核(得分)占20%,最终南京市发改委综合得分是76.32分,这个评议结果将按一定比例计入年底全市“万人评议机关”总分之中。来对比一下2年前的得分,当时南京市发改委行评的综合满意率为87.5%。2年下来,差了10个百分点。
南京市委党校郝继明教授:
“不要让群众跑来跑去,媒体报来报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会议开来开去,最后问题还是哪来哪去。”南京市委党校郝继明教授的现场点评直击要害:“向人民汇报”不在于兴师动众,而在于敞开胸怀,不在于风光一时,而在于持之以恒。他最后说,要始终牢记发展的唯一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这番激情点评也赢得了满堂彩。
南京常务副市长刘以安:
“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刚才通过现场的投票已经给我们发改委一个答案。通过你们的评议,也使发改委明白了究竟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满意。”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最后总结道,发改委,顾名思义,发展一切是为了改善民生,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最终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生,这应该成为发改委,成为我们所有政府组成部门、地方政府永恒的追求目标。
政风评议预告
10月23日南京市经信委
10月25日南京市科委
10月28日南京市财政局
10月29日南京市人社局
10月31日南京市农委
11月2日南京市水利局
11月4日南京市商务局
11月6日南京市文广新局
11月8日南京市公安消防局
每场述职直播活动上午10点开始,每场时长为90分钟,南京电视台将进行现场直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