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来校正失真的“自我感觉”

让群众来校正失真的“自我感觉”

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直指问题关键,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发动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架起干部和老百姓的“连心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都知道,群众观点是一个理论问题,群众路线是一个实践问题,群众利益是一个现实问题,群众工作是一个方法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扬真抓实干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喜欢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失真的“自我感觉”导致“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保证、“拍拍桌子”骂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的结果。

“拍拍脑袋”决策是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最终拍红了脑袋,头脑一热做决定,结果事倍功半,劳民伤财,甚至还要交出大笔“学费”;“拍拍胸脯”保证是无的放矢,心中无数,却嘣嘣作响表决心,最终拍痛了胸脯,承诺于民却难以兑现,下文成为了空文;“拍拍桌子”骂人是气急败坏,面对群众,心中发虚,最终拍肿了手掌,振振有词推责任,转移目标,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为自己打气加油;“拍拍屁股”走人是黔驴技穷,被群众抛弃,无可奈何,鞋底抹油,溜之大吉。

教育实践活动中诸如此类的“四拍”虽然不是普遍,但 “发现不了问题”,觉得自己“没问题”,甚至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的党员领导干部却大有人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究其根源,是脱离群众,是官僚主义在作祟。纠正这种失真的“自我感觉”,出路还在于开门搞活动。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就要把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最需要的是坐农家凳、吃农家饭、睡农家炕、手拉手听老百姓讲心里话。要努力将“四拍”变为“四勤”,勤用耳、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腿,在直接联系群众中多接地气、多出汗,这样失真的“自我感觉”才能治愈。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