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单位办事难究竟“卡”在哪?
“我本身是学法律的,更觉得基层一些政府部门的做法离依法行政很远。”小童无奈地说。那么,窗口单位办事难究竟难在哪,症结出在哪里?
首先是服务理念的问题。“政府为老百姓办事,立场在哪儿?”小童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有的办事员在老百姓面前趾高气扬,观念上就认为和老百姓之间是管理关系而不是服务关系。许多审核内容,管理机关觉得理所应当,而老百姓并没有知晓的渠道,部门间相互推诿,一步步跟挤牙膏似的,却没有向老百姓提前告知。”
其次是一些部门把着权力不放手,故意刁难群众。小童在办理股权转让时发现,许多问题通过技术联网的方式都能解决,资料在几个单位内部网络中可以共享,不用让老百姓再多跑一次腿,拿着材料在两三个审批部门间重新递交。“而现在是,不少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把着权力不放手,有些用权力和需要办事的老百姓做交易。”小童说。
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尽管许多办事机构都设立了投诉窗口,但事实上告给谁?告了有用吗?久而久之,都麻木了。”小童无奈地对记者说。
专家解读:加强监督 完善奖惩机制
“当前,到一些政府机关办事难,已经成为群众深恶痛绝的一种社会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其本质是反映了一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风甚为严重,‘为人民服务’宗旨仍只是落在口头,而没有落到实处。”
“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强管理。通过行之有效的考核措施,完善奖励和惩处机制,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统一管理。”竹立家介绍,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十分严格,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轻则警告、扣薪水,重则当即开除。因此,这些国家的公职人员对老百姓都是客客气气的。
“而我国在这方面奖惩机制需要完善,还有些不好的风气,官员干得好干得坏一个样,甚至是与领导关系搞得好能升官,老老实实办事但和领导关系不好的,就要坐冷板凳。其结果是,一些干部都是围着领导转,而不是围着群众转。”
竹立家指出,当前中央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其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信誉、形象和职能,关系到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解决政府机关办事难,要切实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特别是对一些领导干部、重要岗位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防止腐败问题滋生。”竹立家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