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求证贾立群(3)

光明日报:求证贾立群(3)

无一漏诊的贾氏B超

1988年,北京儿童医院添置了第一台黑白B超机,贾立群奉命组建B超室,承担除心脏以外各部位的超声检查。

在一般印象中,B超室在医院是辅助性科室,而贾立群改变了这个科室和B超医生的价值和地位。一台机器,一个小探头,能有多大技术含量和创新空间?贾立群笑,说他不认为自己聪明,“从小我爱和淘孩子在一起就是觉得他们比我聪明。儿童医院的B超从我用起,没有现成经验,也不能照搬成人医院的一套,许多儿童疾病在原版的《儿科超声波学》和其他国外资料上都找不到答案,就只有边实践边琢磨……”

琢磨不是冥思苦想。他经常到手术室里观摩,就为了拿刀口下的“一清二楚”和超声波探头下的“模模糊糊”相比照。手术结束,还要把血淋淋的人体组织用相机拍下来,带回家接着比对琢磨。

他跟着外伤病人去手术室,看能抽出多少毫升腹血,赶紧记下来。反复几次,就能根据B超测量的腹血深度估算出血量是多少了。以后就在这类B超报告上加上这个信息。术中抽出的血量和他的预期十分接近,这让手术大夫大为诧异,不知贾立群是怎么做到的。

对高频探头的开发运用,也是贾立群超声诊断的一绝。高频探头的特点是图像比较清晰,但穿透力差,在成人医院用在浅表部位。而婴幼儿的腹壁薄,腹部前后径小,用高频探头恰能发现许多低频探头看不到的腹部病变,如肠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及肠息肉等。

“诊断结肠息肉国内外一般用肠镜。但用肠镜患儿要经受住院洗肠、全麻痛苦,还花钱多,必须想办法替代。”贾立群说。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以儿科影像诊断水平高闻名,贾立群安排他一手带出的高徒王小曼去那儿进修。对方的超声诊断未见多强,倒是小王带去的B超图像让美国同行兴奋不已,结果王小曼反客为主,受邀介绍北京儿童医院的超声诊断技术及经验,还现身说法帮着诊断疑难病例。

我大为不解:他们那么好的条件,不去想B超可以做到这些吗?贾立群实话实说:“他们每天见几个病人?而我们科室每天要看600多患儿,一天顶他们半个多月做的,各种各样的病例比他们多见太多了。”

大样本的推动和锤炼,加上高尚的职业操守,把贾氏B超诊断托向炉火纯青。

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肚子长了大肿瘤,肚皮被撑得发亮,小嘴干张着,平躺着都喘不过气来,B超探头根本找不见右肾。贾立群让家长用俯卧位托着病儿,手拿绣花针般地用探头从背后反复探查,发现右肾被压成扁片,横移到右膈下,硕大的畸胎瘤上顶剑突,下达耻骨联合,两边紧贴侧腹壁。手术病理结果与他的诊断高度吻合。

一个出生才23天的小婴儿,出现严重呕吐等上消化梗阻症状,同事把肠道息肉的诊断结果交给贾立群复审。经他深思明辨,得出肠道恶性肿瘤的结论。病理结果证实源自胎盘的绒癌转移,再检查孩子母亲,体内果然有绒癌,是一例罕见的母婴绒癌转移病例。

甘肃小姑娘被断断续续的腹痛折磨了6年。贾立群发现她十二指肠上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囊肿。外科医生打开腹腔后,“黄豆”却消失了。火速叫来贾立群,才在胰腺的包裹中找到目标。可怎么下刀啊?贾立群移动着探头不语,最后一锤定音,确定距离囊肿仅5毫米的切点,超声引导着柳叶刀足足两个小时后,手术成功。主刀医生对千恩万谢的家属使劲摆手:“要谢去谢贾大夫,没他这手术真没法做。”

久而久之,外科医生、内科医生都迷信贾立群的灵心慧眼,棘手的病例都点名要贾立群过过眼,谨防“演砸”了。

有个孩子怀疑胃后部有肿瘤,而且是恶性。家长要求手术切除。而贾立群经反复探查,认为肿瘤不存在。因为神经母细胞瘤隐蔽性强,家长不信,又到某著名医院做了放射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论是仍然是有80%恶性肿瘤的可能。这回患儿家长不干了,非做手术不可。可一刀切下去,主刀医生发现又让贾立群说中了,没有肿瘤。火速叫来贾立群,“麻烦你再给好好看看有没有?我再把肚子关上。关上了再发现有瘤子,那我可死定了,临死也拉上你来垫背!”,真够黑色幽默的。贾立群哭笑不得,只心疼那白白挨了一刀的倒霉孩子。

贾立群平时话少,更不会说漂亮话,但高度在乎一个医生的社会责任。

一个夜晚,有位绝望的父亲抱着三岁儿子乘末班飞机从哈尔滨赶来。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已数日无尿,先后被三家大医院诊断“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贾立群被叫到B超室,B超屏上显示肾后性梗阻所致肾衰。他一个一个地排除病因,最后在输尿管远段发现堆成柱状的砂砾样结石,断定不是肾的问题。

经过对输尿管紧急疏通处理,一根独苗、一个家庭瞬间转危为安。“咱到北京捡了一条命啊!”患者亲属激动得长跪不起。

然而贾立群没有为此感到轻松。他脑子里全是问号:为什么婴幼儿结石近来多起来了?与饮食、饮水有哪些关系?他警觉地和临床医生一起,调查了几十个患儿的喂养史,数据直指“三鹿”奶粉。

肾内科、泌尿外科和院外研究机构合作,证实结石的成分主要是三聚氢胺和尿酸。几乎在向上报告的同时,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卫生部要求北京儿童医院4小时制定出专项诊疗方案,任务落到贾立群等3个专家身上。有前面临床调查得出的可靠数据和经验,两个小时方案出炉。而这个方案,成了全国奶粉筛查的金标准。随后,贾立群作为卫生部专家,随调查组到各地指导筛查、培训医生、会诊重症病人,没日没夜地忙了三个月。

我问他,都说你“36年接诊30多万名患儿,7万多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个危重患儿的生命”,这些数据怎么来的?“是科里的工作量统计。‘疑难病例’是其他医院检查后没能诊断或拿不准,经我检查确诊的。”

平时低调的贾立群有一个高调的目标,就是不让患儿在自己手上误诊、漏诊。偶有些病例的确诊一次两次费了些周章,他都会于心不安。

他从未想到自己会出名。只知诊室门外永远是点名道姓排长队等他的病人;科里的其他诊断等他“拍板”;本院、外院的特殊病例等他确诊;外科大夫做手术等他的术中引导;外院进修医生一拨一拨慕名而来……

一个患儿家长拿着刚出的报告单,认真问贾立群:“大夫,您使的这台机器,是贾立群牌的吗?”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