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为民”当摒弃“自我论”

“执政为民”当摒弃“自我论”

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直指问题关键,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与民同行,民则拥之;与民悖行,民必弃之唾之。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民心所向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当下,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势之下,党员干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类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审视好自身,以民意为主,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的工作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以群众满意度衡量和检验活动成效。

“得民心者可得天下,应民心者可守天下”。目前,个别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没有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而只是将行动落实在嘴上。3268次的谈心“好领导”、骂百姓“给脸不要脸”的党委书记……这些与为民服务相悖的事件相继发生,也让我们反思,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只以领导干部的自我感觉来代替群众的评价。党员干部应该以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想问题、提建议、办事情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时刻牵挂百姓幸福,时刻关心群众冷暖。

在笔者看来,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领导干部要实下到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贴近群众,不断增进感情,并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掌握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学问和本领。一方面,“走下去”倾听交流,察民情、听民意,看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欢迎什么样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架起一道“金桥”,积极为人民群众了解党政工作提供载体、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沉下身”真正解决问题,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摆进心里,尽其所能地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开诚布公、以诚待人。狠刹 “四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正做到出出汗、排排毒。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民为镜、与民同行,为官之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质才不会被歪曲,党员干部才不会走错路。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真正做到敬畏人民、引领人民、造福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