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期应以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稳增长
近期应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引导到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的投资领域,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扩内需转方式中实现稳增长。
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铁路是绿色运输方式。高铁的出现,以300公里为半径可形成一小时商务圈,将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改变现代城市和生产力布局。我国人多地少,发展高铁适合国情。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赶上美国,但铁路通车里程不到美国的1/2。高铁技术作为国人的骄傲,可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一个标志性的举措就是大规模地进行了高速公路建设,那么,这次要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变为机遇,主要就看能不能加快高铁建设,尽快形成高铁网络。铁路建设现在有2万亿元债务,不必过于担忧。特别是在铁路快速建设阶段,出现一些债务是正常的。应当通过股权多元化、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和增加银行贷款或贷款证券化等措施,满足铁路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破解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国民经济可形成强大拉动力,并为子孙留下优良资产。
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整洁农村、美丽中国工程。适应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配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节省下来的宅基地可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或耕地。采用这一办法,把农户改善住房的需求、开发商的利益与政府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和农业耕作区有机结合,形成联动机制,用吸引而不是强制的办法进行农村居住与产业布局的优化,实践证明深受农民欢迎,对发掘农村潜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社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制度和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进养老院难、入幼儿园难、停车难等问题。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为他们提供公租房,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要采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业。应当说,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把握的,关键在于政策到位。各级政府应把解决这些群众关切的问题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举措。
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以国务院推出治理大气污染的10条措施为契机,加大对环保产业投入。生态环保产业所提供的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等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只有通过改革,找到提供此类产品的价值补偿机制,才能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颁布强制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脱硫脱硝除尘等任务必须交由独立于排放方并拥有特许经营权的第三方来执行。环境治理成本由企业、政府和居民共同分担。只有建立起共享性公共产品价值补偿机制,才能使生态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有条件在三五年内使环境治理取得成效。
针对大宗进口物资实行以产顶进。2012年我国进口石油和化工产品用汇4000多亿美元,不少产品可以在国内组织生产。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成熟的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煤制烯烃、芳烃的技术也已取得突破,成本均低于进口。发展煤制油和煤化工,既能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又能增加就业,应当果断决策,放开来干。特别是作为重要化工中间原料的对二甲苯(PX),由于近几年耽搁建设,已造成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去年进口超过70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62%。国外企业趁机涨价,利润大量流失。选择适宜地点集中建设,满足市场需要,已成当务之急。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用汇已超过石油进口。围绕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组织产业联盟,力争攻克难关。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超过5000万吨。在新疆北疆等地区,还有大量可利用耕地和水资源,适宜种植大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规划,扩大生产,以降低进口比重。
(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