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服务 更要服务好

要服务 更要服务好

核心提示:时常听到群众抱怨:有的基层党组织发放“连心卡”联系服务群众并广为宣传,然而当群众真遇着难事拨“连心卡”上电话求助时,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就是口头答应帮忙解决困难却再没回音……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像这样“连心卡”一发了之的“粗放式”服务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时出现,群众苦笑:这样的服务有“形”无“实”,有等于无。

时常听到群众抱怨:有的基层党组织发放“连心卡”联系服务群众并广为宣传,然而当群众真遇着难事拨“连心卡”上电话求助时,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就是口头答应帮忙解决困难却再没回音……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像这样“连心卡”一发了之的“粗放式”服务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时出现,群众苦笑:这样的服务有“形”无“实”,有等于无。

服务质量几何,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是不是能够得上“服务型”这三个字的分量。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基层党组织提供的服务水准却不敢恭维。

一方面,有的服务载体像上述“连心卡”那样,形式上虽打眼,却没发挥多少作用;有的村级党组织提供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本是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学习机会的好事,但由于内容单一、结合农村实际少,观者寥寥,实用性不强;还有的社区、村部挂起了“党群活动中心”、“党员之家”等牌子,内部设施齐全,可鲜见工作人员身影,桌椅布满灰尘,书架上摆放的书甚至还是上个世纪的“养猪技术指导”,更别谈开展多少特色项目……

另一方面,有的干部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不做深入的“市场调查”,也不征求群众意见,常常“拍脑袋”决策,针对性不强;有的基层服务窗口办事人员服务态度差,对群众常常是一张“冷脸”,办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干部习惯于“照章办事”,工作预期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很少去想怎么让群众的满意度再提高一截……

如此这般“服务”,虽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群众似乎仍然不大领情。

不能怪群众太“挑剔”。改革开放前,百货商店里不是也能买日用品吗?可为什么留在很多人记忆里的却是一派“官商”印象?其中,有物品短缺的问题,也有服务质量的问题。一句话,找不到“上帝”的感觉,哪里比得上今天购物时的方便舒心?同样道理,在基层党组织提供服务过程中,群众有没有感受到被尊重,有没有收获到真便捷,有没有享受到高效率?这些都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

服务质量为何上不去?一方面,可能与硬件软件的“升级换代”慢有关系,部分党员干部服务能力欠缺,缺乏服务的必要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地与群众沟通,也不掌握群众的需求,使服务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取实效。更进一步看,根子还是出在思想意识这个“总开关”上。在有的党员干部看来,服务群众是流程、是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办差”,而不管“办好”。对他们而言,群众得了多少实惠并不重要,群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更是一件奢侈品。心态决定状态,以这样的心态去搞服务,效果好起来才怪!

基层党组织要优化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一方面应当了解群众的需求,使服务有针对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不断健全民意收集、反馈机制,找准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另一方面,服务质量怎么样,必须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使服务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