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郝平当选为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个拥有67年历史,以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大会主席。郝平的就职,不仅刷新了中国人就任国际组织职位的履历表,也续写了十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人登上国际组织重要职位,以中国智慧获国际社会认可的精彩篇章。
(图片:11月5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左三)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
国际组织领导层频现中国身影
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当选国际组织高官的消息不断传来:
2003年,曾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担任法律顾问的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院长;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
2004年,中国人跻身世界气象组织和万国邮政联盟核心决策圈。
2006年,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的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
2009年,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今年以来,中国人在各种国际组织高官竞选中更是屡传佳讯:6月,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8月,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易小准获任世贸组织副总干事;9月,鞍钢总经理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