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纲要》的讨论与制定,古巴上下就既有改革的成效、问题和未来更新路径进一步达成了社会与政治共识。这场古巴国内空前广泛和深入的改革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攻方向:
(一)减少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对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
(1)政府将闲置的国有土地承包给合作社或个体农民。截至2011年年底,原闲置农地的80%已承包给17万户农民及合作社,仍有约200万公顷的土地闲置。(2)为提高国有部门经营效率,减少冗员,古巴政府从2010年9月起对国有部门(包括各部委及其下属单位和国有企业)约50万人实施下岗分流。由于政策推行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目前这一政策已放缓步伐。(3)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古巴政府在176项经济活动中放宽了对个体经营的限制,并向个体经营户发放贷款。仅2011年一年,共颁布了政府与个体户相关的10项法令和60多项决定。例如,将数百家原国有理发店、美容店(三个座位以下)、各种修理店及照相馆等交由原单位职工承包经营;允许个体户经营小商品、部分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零售业务。(4)削减不必要的公共事业补贴,减少凭购货本低价配给的消费品数量。
(二)重组国家机器,促进国家行政机构的现代化。
重新设置部委结构,建立新的制度与法规,通过间接手段调控国民经济,使国有经济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2011年8月1日,古巴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决定在新设立的两个省阿尔特米萨省和马亚贝克省搞试点,进行行政改革,将省政府与省人大原议行合一的行政管理分开。在精简政府机构方面,古巴政府又先后于2011年9月和11月将糖业工业部和邮电总局改制为企业集团。2012年10月,轻工业部和钢铁机械工业部合并为工业部。2012年11月29日,设立能源和矿业部,取代原来的基础工业部。2013年2月15日,撤销民用航空委员会,将其并入交通部。2013年年中,古巴政府在保留原外贸部的同时,决定成立由12个外贸企业组成的外贸企业集团,负责商品与劳务输出,医务人员劳务出口由卫生部企业负责。至此,古巴已成立了包括航空、电力、石油、镍、盐、化工、轻工、冶金机械、食品、糖、药品等部门在内的12个企业集团。
(三)解除限制古巴居民机会的各种禁令,如放开私人购车、购房市场,颁布新移民法,改善居民生活状况,促进私人投资等。
2011年9月28日,古巴政府颁布法令,解除了私人买卖汽车近半个世纪的禁令。同年11月初,古巴政府宣布允许住房买卖和转让,允许银行向个人发放小额贷款,并决定给个人建房或修房有困难者发放补贴。自2011年12月1日起,政府取消国家对农产品收购后销售的垄断,允许农民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旅游饭店或旅游公司。允许向持有可兑换比索(类似外汇券)的古巴普通居民销售手机、电脑、DVD机、彩电等商品。允许古巴本国公民入住涉外旅游饭店(需支付可兑换比索)。2013年1月14日,古巴新的移民法案正式生效,新法案简化了古巴公民的出境手续,规定只需出示有效护照及目的地国签证即可自由离境,公民境外逗留期限从11个月延长至24个月,从而真正使古巴的移民政策和程序合乎国际惯例。
2013年7月7日至9日,古巴第八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古巴经济模式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诸如取消货币双轨制和国企改革即将试水等努力方向。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在大会上指出,在近20年特殊时期里形成的诚实、正派、知耻、自尊、正直等道德和公民价值观正日益遭到损害,一部分人将这些问题看作是正常行为,使得很多违法乱纪现象亵渎了保证人们和谐生活的法律和法规。劳尔进一步强调,违章搭建、非法商品和服务交易、非法屠宰和偷盗牲畜、森林资源砍伐、短缺产品囤积和高价倒卖、收受贿赂和好处以及信息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都应包含在打击对象中。此外,劳尔还呼吁抵制那些“擦边球式的行为”,如在不同文化水平和年龄层的古巴民众中都存在使用下流粗俗语言的现象。劳尔认为,这些违法行为和陋习对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造成了极大伤害,而古巴的社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有序的环境,家庭和学校在传播和教导道德价值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司法等部门也应以身作则,加强这些机构在社会中的权威,为公民树立典范。劳尔还表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找出原因和产生问题的条件,找到解决方法的路可能漫长艰辛,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劳尔还宣布,古巴将进行国企改革,调动每一位古巴公民从事正当职业的积极性,重新确定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劳尔指出,古巴现行的社会经济模式需要长期保持遵守秩序、纪律和要求的氛围,包括警察局、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和法院等在内的国家政府机构应当在遵纪守法中起到表率作用。
在古巴第八届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古巴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马利诺·穆里略作为古共六大决议实施委员会主任,就六大决议的执行情况做了重要报告。穆里略表示,古巴经济模式更新已进入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给予国企更多自主权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古巴模式更新的成败在此一举。穆里略进一步指出,当前古巴国有企业尚属计划经济范畴,企业所有利润都须上交国家,而进一步的投资和员工工资及福利都由国家发放;更新后,古巴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效益好的企业可保留50%的利润作为生产投资,而连续两年无法有效盈利乃至亏损的企业则会被撤销重组。
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启动经济模式更新并非古巴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古巴经济由来已久的内生性矛盾才是促使古巴政府下决心大力改革的根本原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爆发危机前的很多年,古巴经济就已陷入了严重的效率低下和外部依附(尤其是资源和金融依附)的增长瓶颈中。不幸的是,古巴同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体化进一步加深了古巴的技术依附,使古巴同世界领先科技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外部援助的骤停加速了古巴重新融入复杂国际经济环境的紧迫性,而此时的古巴经济体系明显准备不足。除个别领域外,古巴物资生产水平已远远落后于生产率的增长,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外部投资不足,经济效率低下。古巴经济外部失衡加剧,意味着任何有关经济增长的努力都难以逃脱同期进口非均衡增长的厄运,继而加速生产能力的下滑。例如,1994-2010年间,商品生产对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率仅为10.3%,而该部门却吸纳了就业市场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足见生产力的匮乏。另一方面,近2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持续恶化,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农产品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的效率低下使古巴农业在丰收时节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同世界平均水平和周边国家相比,古巴农业种植的大部分基础作物产出不足,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如果考虑到政府对农业的科学投入,该部门的效率问题愈加突出。这种情形不仅体现在主要供应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上,甚至蔓延到主销国际市场的蔗糖和咖啡等产品上。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适合古巴国情的激励机制,古巴大面积土地的利用率极低。土地闲置问题严重,80%的国内粮食消费依赖进口,约占古巴年进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严重威胁到古巴经济的外部均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滞后导致古巴农民收入不足,基本生活困难,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尽管对古巴服务业的讨论较多,但古巴第三产业仍难以成为生产部门的有力补充,反而还加剧了古巴经济的比例失调。服务业的扩张严重依赖于社会与个体服务领域就业人数的集中和增加,且服务业亦游离于国民经济的主要生产链条之外(2009年,服务业43%的就业与生产部门脱节)。甚至包括古巴服务业的主要出口创汇部门——对外医疗服务,都难以创造充分的溢出效应,以刺激国内就业和中间需求。另一方面,生产服务业(金融、法律、技术、咨询等)发展乏力,专业化程度较低。这种现状同古巴经济体制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即国民经济价值链结构中的垂直僵化问题。同其他国家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不同的是,古巴服务业的横向联系也发展滞后。总体上看,关键领域的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经济决策随意性大,进而否定了古巴发展先进金融体系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生产的必要性。
古巴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还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干扰。首先,双重货币体制和并行背离的多市场格局导致商品价格及汇率混乱,价格体系扭曲失真,经济决策缺乏参考。其次, 外汇收入高度集中于个别部门和企业,导致再分配领域分化加剧。此外,贸易活动的监管机制决定了古巴经济主体不同于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和实践。从总体上看,这一现象使国际价格难以成为古巴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和投资机制的补充性参量,尤其是在国内市场高度扭曲的情况下。
古巴经济的另一个消极因素在于生产链接领域。其主要原因包括地区与地方缺乏替代发展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用于知识分享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双重货币体制、中央行政机关结构与功能设置不当、所有制及管理方式单一及党政不分等。尤其是最后一个因素,严重阻碍了市场在促进产品专业化、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上述原因导致古巴国内市场分散化,继而人为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牵引力,明显削弱了特定经济活动的溢出效应。
2007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使改革成为古巴绝境逢生的唯一出路。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飓风旱灾损失严重,而国际方面,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一落千丈,获取国际信贷难上加难,美国在贸易、金融、传媒、信息等领域的经济封锁依旧,古巴国民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发突出。上述负面因素直接反映在国内生产总值上。2008年至2011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4.1%、1.4%、2.1%和2.7%。国家财政赤字超过了3%的允许范围,介于6%、5%和3.8%之间,因此古巴政府于2008年开始调整和出台新的税收政策,为扭转财政失衡局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渐取消补贴、通过新的社会保障法、将女性和男性退休年龄分别延长至60和65岁、重新调整和界定古巴中央行证机构(OACE)的职能、减少投资和进口、严格实施节约能源政策。
自2006年劳尔·卡斯特罗主政古巴以来,古巴国民经济长年积累的历史性与共时性矛盾引起了古巴政府的高度关切,并由此引发了古巴关于未来改革的全民大讨论,古巴各界对古巴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日益达成共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