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2)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

  二、目标:实现中国梦

首先,要把握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古代中国属于“辉煌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任人宰割、被动挨打的境地,近代中国沉沦为“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激起中国人的历史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日益趋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未来中国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其次,要明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从国际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追求强大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宰割;不是为了主宰世界,而是为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从国家和民族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民众和公民个人维度看,中国梦是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们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提出中国梦,是为了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广泛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攻坚克难,攻坚克难需要凝聚力量,凝聚力量需要赢得认同、达成共识。赢得认同、达成共识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实现中国梦,它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国家、民族、人民、个人的共同理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   2013-11-09 03:5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三、理念:人民幸福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要求,其执政理念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中蕴含了这样的理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因而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根本。这一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是一致的。在国家、民族、人民三者关系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是落脚点和目的。

  四、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是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展开的,内含“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是我们党所要打的坚硬的“铁”,“伟大工程”说的是作为打“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铁”打好,自身首先要“硬。”

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重从4个方面展开其执政逻辑。一是“攻坚克难”,讲的是“打什么”。攻坚克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面临的最大历史考验。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十分复杂,要打的“铁”相当坚硬,抓住战略机遇、战胜“四大考验”和破解“四大危险”、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正义、应对意识形态挑战、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要攻坚涉险。今天,既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取得最大历史成就的时期,也是面临难题最多的时期。这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困难、挑战、风险是空前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二是“敢于担当”,讲的是“是否敢打”。我们所要打的“铁”非常坚硬,必须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来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在改革开放中,在作风建设中,我们一定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有“钉钉子”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三是“凝聚力量”,讲的是“如何打”。中国共产党及其带领的全国各族人民是打“铁”的主体。要把“铁”打好,必须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力量、中国人民的奋斗力量、每个人的创新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以下3个方面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以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凝聚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用公平正义凝聚每个人的创新力量。四是“从严治党和科学治党”,讲的是“把铁打好”。要把坚硬的“铁”打好,必须抓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在精神、能力、作风、先进性等方面真正“硬”起来,又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