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3)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

  五、路径:破解“四大危险”、唱响“中国声音”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我们党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以大无畏的勇气,把破解“四大危险”并使自身硬,作为治国理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精神懈怠”,强调在全党进行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我们共产党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理想信念丧失了,工作就“硬”不起来。针对“能力不足”,强调硬在能力,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克服本领恐慌。缺乏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面对坚硬的“铁”,是打不好的。针对“脱离群众”,强调硬在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针对“消极腐败”,强调硬在先进,注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在反腐倡廉上敢下重手、敢打“老虎”。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注重从正面唱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彰显“中国元素”,树立“中国形象”,坚定“中国自信”。中国梦担当“战略目标”角色,我们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道路担当“实现路径”角色,无论是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首要根本问题。“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在当今世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意义充满自信。中国精神担当“精神支撑”角色,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最核心的文化认同,时代精神是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理性认知。实现中国梦,既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民族无魂不立,国家无魂不强。实现中国梦,必须有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担当“根本依靠”角色,在社会阶层、利益和思想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实现中国梦,凝聚并充分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个阶层和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解决这一课题,就要凝聚力量,汇聚正能量。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