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这一全面改革的任务,更要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是因为,社会是由各种利益需求的群体构成的,而且有的利益群体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完成社会改革这一系统工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这就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们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思想方法上,要解放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在工作方法上,要敢于创新,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学者·语萃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使命
▲为了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势必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势必要坚持改革开放;为了改革开放,势必要不断解放思想
▲实践告诉我们,要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应该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全面改革”不是线性推进的全面改革,而是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
阅读延伸
30多年来三中全会
深化的四轮改革
30多年来的4轮改革是以4个直接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中共三中全会为标志的。
●以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第一轮改革
第一轮改革,即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决定开展的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此次全会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果断地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当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首先要把农业生产尽快搞上去,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又是计划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部分,是改革易于突破的环节。
●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第二轮改革
1984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此为标志展开的第二轮改革,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经济发展全局是一个关键问题。
●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第三轮改革
1993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此为标志展开的第三轮改革,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此次全会依据新的认识,在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之后,提出要加快改革步伐,到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第四轮改革
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此为标志展开的第四轮改革,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的。该《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成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