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治地方基层组织出现的几种浮夸现象(2)

如何整治地方基层组织出现的几种浮夸现象(2)

如何治理这一现象

创建不敢浮夸的制度体系。创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干预统计的预警机制,突出对常见的干预手段与方式的防范,突出对易被干预的统计人员的防范,加大对干预者的惩治力度,从制度上规避地方政府既是统计机构的领导者又是独立统计的干预者现象,从而有效抑制联合式浮夸现象;建立地方基层统计机构的责任追究机制,尤其是一把手领导的责任追究,对弄虚作假者,严格追究,严肃处理;创建地方阳光财政制度,财政来源,财政何去何从,应阳光运行,及时公开,加大重点财政的监督力度,从财政的运行上把浮夸的水分挤出来,让浮夸者无藏身之地;强化现行统计法的执法力度,对违规、违纪者,不管是统计专业人员,还是地方领导,一律从严处理,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证统计法的威慑力,让想浮夸者不敢浮夸。

改进统计体系。强化国家统计机构的宏观协调、监督与技术指导职能,创建省级以下统计机构的垂直管理体系,强化统计机构的统一性、独立性和系统的垂直管理,制定基层统计系统内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不受外部干扰机制,让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无法干预统计,保证统计部门独立统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程序,加大对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的各种数据的审查力度与社会调查验证力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民主监督机制,完善纪委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等体制内监督制度,强化体制外的社会第三方监督和民众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和掌握重要权力的领导者监督,保证基层领导无机会、无办法去弄虚作假,浮夸谎报;建立群众参与统计监督的有效激励机制,加大统计法规的普及力度,强化政务公开与权力阳光运行。

考核任用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GDP等指标考核体系,地方分解目标时,更应强调科学性,要因地制宜,不得层层加码,不能搞一刀切,警惕目标过高的无奈式浮夸与基层领导者不切实际追求高指标的邀功式浮夸出现;加强基层领导者基本经济理论学习,尤其是地方基层一把手,不断增强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制定经济发展目标的能力,警惕不切实际的决策与目标;完善地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量化标准,应加大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为民服务等指标的权重,减小GDP等经济考核指标的权重,防范GDP等经济指标考核与干部任用挂钩产生叠加影响,切断浮夸的动力来源。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